【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 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紫精化合物。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压的驱动下,材料的光学性能(透射率或反射率等)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稳定的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电致变色材料通常表现为颜色及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目前已有多种应用电致变色材料的产品面市,如用于减弱眩光的汽车后视镜,根据光线变化调节反射或吸收阳光能力的智能窗等。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是通过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着色和褪色的可逆变化。它的优点在于变色速度快,视角大,着色和褪色的对比度高,通过改变外加电场易于控制灰度。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种类繁多,而且可通过对分子的基团进行设计、修饰,改变其变色范围、稳定性等性能。紫精化合物属于常见的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它有三个氧化还原态,在其氧化还原过程中,取代基会通过η键结构分散部分体系电荷。紫精的颜色变化依赖于它的取代基,通过对它的取代基的筛选可以实现对其颜色变化的选择。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46246. 9申请日2004-06-0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的化合物以及电致变色组件,该化合物具有还原变色的功能,特别适合作为电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精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下列所示的结构:。2012104671631100001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