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520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多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含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0~200℃,反应压力0.2~1.0MPa条件下,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30)∶(1~2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二 -(2-羟基异丙基)苯(DC)是生产二 _(叔丁过氧异丙基)苯(BIPB)的中间产品。文献 US7557252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hydroxybenzene andDiisopropylbenzenedicarbinol ”公开了以含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DHP)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出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然后进行分解反应,再进行加氢还原反应,最后在甲基异丁基酮中结晶制得二-(2-羟基异丙基)苯。但是,上述文献中制备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工艺过程采用萃取、分解、还原、 结晶等四个单元操作步骤,存在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多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公用工程消耗低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含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0 200°C,反应压力O. 2 I. OMPa条件下,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I 30) (I 20)。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温度优选范围为120 180°C,反应压力优选范围为O. 7 O. 8MPa。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优选范围为(7 20) (5 15)。所述还原剂优选方案为选自硫代硫酸钠或硫化钾中的至少一种。含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中,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含量为10 20重量%。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反应压力都是指表压。本专利技术方法无需进行萃取和分解过程,通过采用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为还原剂,直接将含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与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就可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公用工程的消耗。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I吨二-(2-羟基异丙基)苯DC的冷冻水消耗由现有技术的50吨下降到本专利技术的40吨,循环水消耗由现有技术的350吨下降到本专利技术的280吨,蒸汽消耗由现有技术的4. O吨下降到本专利技术的3. I吨,电力消耗由现有技术的450kWh下降到本专利技术的375kWh,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以含15. 33重量%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DHP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180°C,反应压力O. SMPa条件下,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硫代硫酸钠的重量比为10 。公用工程消耗为冷冻水消耗40吨/吨DC,循环水消耗280吨/吨DC,蒸汽消耗3. I吨/吨DC,电力消耗375kffh/吨DC。实施例2同实施例1,只是还原剂为硫化钾,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硫化钾的重量·比为10 8。公用工程消耗为冷冻水消耗39吨/吨DC,循环水消耗275吨/吨DC,蒸汽消耗3. O吨/吨DC,电力消耗365kWh/吨DC。实施例3同实施例I,只是反应温度120°C,反应压力O. 7MPa。公用工程消耗为冷冻水消耗41吨/吨DC,循环水消耗287吨/吨DC,蒸汽消耗3.2吨/吨DC,电力消耗388kWh/吨DC。比较例I按照文献US7557252公开的方法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工艺过程采用萃取、分解、还原、结晶等四个单元操作步骤。以纯间位二异丙苯或纯对位二异丙苯的氧化液为原料,首先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出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其次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在酸性条件下分解并在还原剂氢气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二 - (2-羟基异丙基)苯,其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80°C,压力为3. OMPa,氢气与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体积比为200 I;最后用甲基异丁基酮结晶出二-(2-羟基异丙基)苯。公用工程消耗为冷冻水消耗50吨/吨DC,循环水消耗350吨/吨DC,蒸汽消耗4.O吨/吨DC,电力消耗450kWh/吨DC。权利要求1.一种,以含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0 200°C,反应压力O. 2 I. OMPa条件下,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I 30) (I 2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120 180 0C,反应压力 O. 7 O. 8MPa。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7 20) (5 15)。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或硫化钾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含双_(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中,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含量为10 20重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含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0~200℃,反应压力0.2~1.0MPa条件下,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30)∶(1~2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工业生产中。文档编号C07C29/132GK102911014SQ20111022148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张斌, 郑晓栋, 杨建平, 顾诚彪, 包志良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二?(2?羟基异丙基)苯的方法,以含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的二异丙苯氧化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0~200℃,反应压力0.2~1.0MPa条件下,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反应得到二?(2?羟基异丙基)苯;其中所述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化钾、硫化氢钾、硫化钠或硫化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双?(过氧化氢异丙基)苯与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30)∶(1~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郑晓栋杨建平顾诚彪包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