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乙烯的无汞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513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42
一种氯乙烯的无汞合成方法,涉及一种氯乙烯。提供使能量能得到综合利用的一种氯乙烯的无汞合成方法。1)将氯化氢或二氯乙烷蒸汽中的至少一种和乙炔为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后,通入装载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流速,调节反应体系的压力,使原料混合气中至少一种气体的转化率达80%以上;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既可解决氯乙烯工业的汞污染问题,又能副产蒸汽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时,由于采用列管式冷却系统,可使催化床的热点温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有利于催化剂的长期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氯乙烯,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位居世界塑料产量的第二位,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聚氯乙烯最早的合成方法是乙炔法,即在氯化汞催化作用下,乙炔与氯化氢加成合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得聚氯乙烯。此法由于使用氯化汞作催化剂,存在严重的汞污染问题。石油裂解制乙烯工艺成熟后,国外改用乙烯法制氯乙烯,并在上世纪80年代基本淘汰 了乙炔法制氯乙烯的工艺。我国由于乙烯资源紧张而电石资源丰富,PVC生产仍以乙炔法为主。但随着乙炔法产能的不断扩大,面临巨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国内同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无汞触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申请号为201010149180. I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氯乙烯制备方法,该法以氯化钡为催化剂,将乙炔二氯乙烷为催化重整制备氯乙烯,为无汞催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在申请号为201110330158. I (国际专利申请号PCT/CN2011/081317)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乙炔二氯乙烷制备氯乙烯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法制备的催化剂既能催化乙炔二氯乙烷制备氯乙烯,也能催化乙炔氯化氢合成氯乙烯,可同时满足乙炔与氯化氢、乙炔与二氯乙烷催化合成氯乙烯的工业化要求,为非汞催化合成氯乙烯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氯乙烯的合成过程中,由于活性炭的机械强度难于达到流化床的要求,因此,反应器通常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由于反应产生大量的热,易使催化床温度快速上升,产生飞温现象,需要对反应床进行冷却,因此反应器采用列管式反应器。在传统的合成过程中,由于氯化汞的升华温度较低,因此必须把反应床的温度控制在180°C以内,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100°C以下,导致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氯乙烯合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使能量能得到综合利用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I)将氯化氢或二氯乙烷蒸汽中的至少一种和乙炔为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后,通入装载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流速,调节反应体系的压力,使原料混合气中至少一种气体的转化率达80%以上;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在步骤I)中,所述氯化氢或二氯乙烷蒸汽与乙炔的摩尔比可为(O. 7 I. 3) : I。在步骤2)中,所述预热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0 180°C ;所述催化剂可选自碳载钡盐催化剂,所述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可参见中国专利201110330158. I所公开的方法)将钡的水溶性化合物、磷的水溶性化合物和水性聚合物单体,加水配置成溶液或乳液A;将活性炭加入到溶液或乳液A中浸泡;将浸泡好的活性炭捞出、甩干,再使单体聚合;将聚合好的活性炭加热、脱水,并使聚合物分解炭化;将炭化好的催化剂活化,得用于制备氯乙烯的催化剂。 所述反应的条件可为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为130 250°C,最好为 150 230°C ;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原料气的空速可为20 100/h ;所述反应体系的表压可为O O. 2MPa。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氯化钡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较高,且温度适应范围更广,因此冷却水的温度可控制在100°c以上,通过水的汽化潜热将反应热带走,热交换效率高,同时又可副产蒸汽,使能量得到综合利用。本专利技术既可解决氯乙烯工业的汞污染问题,又能副产蒸汽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时,由于采用列管式冷却系统,可使催化床的热点温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有利于催化剂的长期稳定工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I)以氯化氢与乙炔为原料混合,控制氯化氢与乙炔的摩尔比为I : 1,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到100°C后,通入装载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在130°C ;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空速为20/h,调节反应体系的表压为O. 2 M P a,用气相色谱分析,乙炔的转化率达80% ;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实施例2I)以氯化氢与乙炔为原料混合,调节氯化氢与乙炔的摩尔比为I. 3 1,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到120°C后,通入装载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150°C ;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空速为40/h,调节反应体系的表压为O. 15MPa,用气相色谱分析,乙炔的转化率达85% ;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实施例3I)以氯化氢与乙炔为原料混合,调节氯化氢与乙炔的摩尔比为O. 7 1,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到140°C后,通入装载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在180°C ;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空速为60/h,调节反应体系的表压为O. IMPa,用气相色谱分析,氯化氢的转化率达90%;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实施例4 I)以氯化氢和乙炔为原料混合,氯化氢与乙炔的摩尔比为I. I 1,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到150°C后,通入装载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在180°C ;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空速为50/h,调节反应体系的表压为O. 5MPa,用气相色谱分析,乙炔的转化率达95% ;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实施例5I)以氯化氢和乙炔为原料混合,氯化氢与乙炔的摩尔比为I. 05 1,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到160°C后,通入装载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在220°C ;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空速为100/h,调节反应体系的表压为常压,用气相色谱分析,乙炔的转化率达95% ;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实施例6I)以氯化氢、二氯乙烷蒸汽和乙炔为原料,氯化氢、二氯乙烷、乙炔三者的摩尔比为O. 7 0.3 I,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到150°C后,通入装载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在210°C ;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空速为70/h,调节反应体系的表压为O. 08MPa,用气相色谱分析,乙炔的转化率达80% ;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实施例7I)以氯化氢、二氯乙烷蒸汽和乙炔为原料,氯化氢、二氯乙烷、乙炔三者的摩尔比为O. 5 0.5 I,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到170°C后,通入装载碳载钡盐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用水做冷却介质,控制反应床的温度在230°C ;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空速为60/h,调节反应体系的表压为O. IMPa,用气相色谱分析,乙炔的转化率达85% ;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氯乙烯的无汞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氢或二氯乙烷蒸汽中的至少一种和乙炔为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气;2)将混合原料气预热后,通入装载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中反应;3)控制原料混合气的流速,调节反应体系的压力,使原料混合气中至少一种气体的转化率达80%以上;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通过压缩、冷冻、分离和精馏,即可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氯乙烯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劲光梁鹏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易工厦门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