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燃料套筒式石灰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634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燃料套筒式石灰窑,其由窑壳,位于窑壳内的上、下内套筒构成,所述窑壳与上、下内套筒之间形成煅烧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内设有上、下两排间隔分布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梁,所述燃烧梁自窑壳壁体伸至环形通道内;伸入环形通道内的燃烧梁梁体部分设置有烧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套筒式石灰窑,在窑壳与上、下内套筒之间间距增大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良好的煅烧效果。由此,可通过加大环形通道宽度的手段来大幅提高石灰石容量,从而提高煅烧窑的日产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多燃料套筒式石灰窑,其日产量可达800吨,完全突破现有窑型日产量最高为600吨的限制,经济效益十分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灰窑,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燃料套筒式石灰窑。
技术介绍
现有的套筒式石灰窑,由窑壳及位于窑壳内的上、下内套筒构成,所述窑壳与上、下内套筒之间形成煅烧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内设有上、下两排间隔分布的上、下燃烧室。CN 102072648 A公开了一种在上、下燃烧室的外端部壁体上分布有煤粉烧嘴和煤气烧嘴的套筒式石灰窑,该烧咀喷出的燃烧火焰在燃烧室形成高温气流后再进入环形通道循环对物料进行煅烧,这种结构的炉窑煅烧均匀度差,从而导致套筒窑的最高日产量仅为600吨,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煅烧效率高、煅烧均匀、可有效提高日产量的多燃料套筒式石灰窑,以解决现有套筒式石灰窑锻烧效率低下,日产量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多燃料套筒式石灰窑,由窑壳,位于窑壳内的上、下内套筒构成,所述窑壳与上、下内套筒之间形成煅烧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内设有上、下两排间隔分布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梁,所述燃烧梁自窑壳壁体伸至环形通道内;伸入环形通道内的燃烧梁梁体部分设置有烧嘴。所述燃烧梁的端部伸出窑体并与窑体固接。本专利技术中,燃烧梁伸至环形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燃料套筒式石灰窑,由窑壳,位于窑壳内的上、下内套筒构成,所述窑壳与上、下内套筒之间形成煅烧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内设有上、下两排间隔分布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梁,所述燃烧梁自窑壳壁体伸至环形通道内;伸入环形通道内的燃烧梁梁体部分设置有烧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保杨金凯刘贵春郭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博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