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窑排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10177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窑排灰系统,包括窑体、下内筒、环形空间和导流帽。导流帽位于套筒窑的冷却带,导流帽的中心设有导灰管,导灰管向下延伸到窑体外。下内筒的上部与混合气体出口管连接。导灰管的顶部入口处装有灰尘收集斗,灰尘收集斗为向上开口的喇叭形结构。导灰管设有清灰机,清灰包括清灰杆和驱动电机,清灰杆为挠性结构。导灰管的下部设有双段阀,双段阀包括阀体和两块阀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灰管出口安装灰尘收集斗,收集下内筒沉积下来的灰尘,减少粉尘落入冷却带,有利于提高石灰产品质量。清灰机定时或随时清理导灰管中的灰尘,避免堵塞,保证导灰管畅通。导灰管设置安装双段阀,间歇清灰,不影响套筒窑内的压力平衡,有利于正常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炉窑设备
,涉及一种环形套筒石灰窑,具体涉及一种套筒窑的排灰系统。
技术介绍
套筒式竖窑又名环形窑,起源于德国贝肯巴赫 威尔曼司特勒公司,世界上已有300余座套筒式竖窑投入使用。实践表明,套筒式竖窑设备简单,操作和维修方便,工作环境较好,煅烧产品质量优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炉窑。套筒窑下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分成两股一股经中部煅烧带、上部煅烧带流向窑顶与来自上燃烧室的不完全燃烧气体相遇。另一股气流在下燃烧室喷射器的作用下向下运行,与被煅烧物料形成并流煅烧带。高温烟气经石灰石料层,将物料在下部煅烧带煅烧成石灰,然后从下内筒底部循环气体入口处进入下内筒,然后经混合气体出口管离开窑·体,煅烧后石灰经导流帽到冷却带冷却。高温烟气携带的一部分粉尘随烟气一起经混合气体出口管离开窑体,一部分降落沉积在导流帽顶部,灰尘经导流帽中间导灰管排出窑体外。导灰管出口设有阀门,阀门定时或间断打开,放出导灰管中的灰尘。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①导流帽顶部面积小,一部分灰尘经导流帽落入冷却带与石灰产品混合,影响石灰产品的质量。②导流管经常出现堵塞现象,不能正常排灰,影响正常生产和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窑排灰系统,?包括窑体(2)、下内筒(1)、环形空间(6)和导流帽(3),所述导流帽位于套筒窑的冷却带(4),所述导流帽的中心设有导灰管(9),导灰管向下延伸到窑体外,下内筒的上部与混合气体出口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导灰管的顶部入口处装有灰尘收集斗(7),所述灰尘收集斗为向上开口的喇叭形结构;所述导灰管设有清灰机(10),所述清灰机包括清灰杆(8)和驱动电机,所述清灰杆为挠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会平刘树立梁青洲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新华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