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比表面积大孔体积纤维状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160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催化剂载体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大比表面积大孔体积纤维状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配制偏铝酸钠溶液,然后逐滴加到硫酸铝溶液中,得到薄水铝石前体,老化,晶化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本方法所制得的薄水铝石为纤维状,纤维直径2-15纳米,比表面积大于300m2/g,孔体积大于1.0ml/g,产品纯度高,稳定性好。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不污染环境,且原料低廉易得,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载体制备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Y-Al2O3因其具有一定的表面酸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作为催化剂的载体、陶瓷、软磨料、和涂层材料等。薄水铝石是制备Y-Al2O3的重要前提,经过400-700°C焙烧后可以由Y-A100H变为Y_A1203。因此,控制薄水铝石粒子的大小和形貌对氧化铝的性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纤维状薄水铝石由于其特殊的形貌结构,使其兼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的特性,这对于普通薄水铝石和拟薄水铝石都是不可比拟的,拟薄水铝石尽管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SA > 400m2/g)但由于其形貌结构的原因,孔体积一般在O. 3ml/g左右。目前制备纤维状薄水铝石的方法有电化学法,水热合成法,其中水热合成的方法又分加入有机模板剂法和异丙醇铝水解法,这些方法能耗较高,环境不友好,成本高。CN102153119A专利中提到采用硝酸铝作为铝源,通过添加有机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二醇2000、共聚物P123)等,碳酸铵作为沉淀剂,制备出直径70-500nm,长度2-3 μ m比表面在290-380m2/g的薄水铝石,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比表面积大孔体积纤维状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100?120℃下将摩尔比为2?8的NaOH和三水铝石配制成偏铝酸钠溶液,反应时间为6?24h,偏铝酸钠的浓度为5?55wt%;2)将步骤1)配制的偏铝酸钠溶液逐滴滴加到浓度为0.1?0.7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至pH为7?11时停止滴加,室温下搅拌10?120min,得到薄水铝石前体;3)将薄水铝石前体于20?80℃下老化1?50小时;4)继续在80?200℃下晶化5?100小时;5)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虎宋家庆徐向宇刘玉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