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591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辊道,包括若干输送辊(1),输送辊(1)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通孔(2),相邻的两个输送辊(1)之间通过活套(3)连接,活套(3)的两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输送辊(1)和活套(3)之间通过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4)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输送辊道,成本低,更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传输设备的辊道,尤其是一种输送辊道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重型企业中所使用的输送辊道,包括若干输送辊之间通过联轴器首尾连接而成,这样虽然连接牢固,但是成本高,在更换时需要用火将联轴器烘热膨胀后才可以更换,这样更换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辊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棍道,包括若干输送棍,所述输送辊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通孔,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通过活套连接,活套的两端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输送辊和活套之间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固定连接。这样在使用时,活套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在更换时只需要松紧螺栓就可以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更换方便。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为输送棍,2为第一通孔,3为活套,4为第二通孔,5为螺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由图I所不的一种输送棍道,包括若干输送棍1,输送棍I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通孔2,相邻的两个输送辊I之间通过活套3连接,活套3的两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输送辊I和活套3之间通过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4固定连接。这样在使用时,活套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在更换时只需要松紧螺栓就可以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棍道,包括若干输送棍(I),其特征是,输送棍(I)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通孔(2),相邻的两个输送辊(I)之间通过活套(3)连接,活套(3)的两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输送辊(I)和活套(3)之间通过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4)固定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辊道,包括若干输送辊(1),输送辊(1)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通孔(2),相邻的两个输送辊(1)之间通过活套(3)连接,活套(3)的两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输送辊(1)和活套(3)之间通过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4)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送辊道,成本低,更换方便。文档编号B65G13/00GK102910408SQ20121039953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黄晓伟, 朱晓峰, 曹志刚 申请人:江阴海陆高压管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辊道,包括若干输送辊(1),其特征是,输送辊(1)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通孔(2),相邻的两个输送辊(1)之间通过活套(3)连接,活套(3)的两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输送辊(1)和活套(3)之间通过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伟朱晓峰曹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海陆高压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