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包括主框架、引擎罩锁扣组件和引擎罩升降设备。所述主框架固定至车身。所述引擎罩锁扣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侧以锁定和释放引擎罩。所述引擎罩升降设备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侧和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之间,从而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基本上竖直地移动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所述控制器从行人碰撞传感器接收感应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更特别地,涉及用于这样的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当与行人碰撞时,所述活动引擎罩装置可通过升起引擎罩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而吸收行人的冲击,并显著减少行人的损伤。
技术介绍
车辆的引擎罩是覆盖车辆的发动机室并减少发动机噪音的部分。近来广泛使用活动引擎罩系统。当行人与车辆碰撞时,所述活动引擎罩系统升起引擎罩从而保护行人。所述活动引擎罩系统是一种行人保护安全装置,当车辆和行人之间碰撞时,其可吸收冲击并减少损伤。如图8中所示,典型的活动引擎罩系统包括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设置在引擎罩10的两个后端部从而作为开启/关闭点;铰链致动器50,所述铰链致动器50设置在所述铰链组件附近以升起所述铰链组件;行人碰撞传感器40,所述行人碰撞传感器40设置在车辆的保险杠处;和控制器42,所述控制器42用于从所述行人碰撞传感器40接收信号并驱动所述铰链致动器50。因此,当车辆和行人之间碰撞时,所述行人碰撞传感器40感应该碰撞,且所述控制器42接收碰撞感应信号并驱动所述铰链致动器50。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铰链组件由所述铰链致动器50的驱动而升起,且同时所述引擎罩44的具有所述铰链组件的后端部升起并上推行人以吸收冲击。然而,在典型的活动引擎罩系统中,由于仅通过所述引擎罩的后端部的升起而仅上推行人身体的一部分,冲击吸收功能和损伤减少功能是效率不高的。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所述活动引擎罩装置可通过升起引擎罩的前端部及其后端部并上推行人而避免或减少碰撞冲击,从而显著提高行人保护性倉泛。在各个方面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固定至车身;引擎罩锁扣组件,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侧以锁定和释放引擎罩;和引擎罩升降设备,所述引擎罩升降设备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侧和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之间,所述引擎罩升降设备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基本上竖直地移动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所述控制器从行人碰撞传感器接收感应信号。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引擎罩锁扣组件,包括本体板,所述本体板具有第一插入孔,在所述第一插入孔中可拆卸地插入与所述引擎罩整合的撞击件;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具有第二插入孔,所述第二插入孔匹配所述第一插入孔,所述辅助板与所述本体板的后表面隔开设置;引擎罩释放缆线,所述引擎罩释放缆线设置在所述本体板的上端部的一侧;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在其上端部连接至所述引擎罩释放缆线,且在其下端部铰链连接至所述辅助板的一侧;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在其一个端部固定至所述本体板的一个端部,并在其另一个端部固定至所述锁定杆的上端部,其中当拉动所述锁定杆时,所述第一弹簧被弹性压缩;锁扣板,所述锁扣板在其一个端部具有第三插入孔,在所述第三插入孔中可锁定地插入所述撞击件,所述撞击件插入通过所述第一插入孔和所述第二插入孔,且所述锁扣板在其另一个端部铰链联接至所述辅助板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在其一个端部固定至所述本体板的一个端部,并在其另一个端部固定至所述锁扣板的另一个端部,其中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锁扣板的锁定位置处弹性延伸。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活动引擎罩装置,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在所述主框架的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中形成;和第一引导栓和第二引导栓,所述第一引导栓和第二引导栓在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的本体板的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中整体地形成,并可移动地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活动引擎罩装置,包括锁定钩,所述锁定钩在所述锁 定杆的上端部的内侧整体地突出;和锁定台阶,所述锁定台阶在所述锁扣板的上端部的外侧整体地突出,以便与所述锁定钩接合。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引擎罩升降设备,其可包括引擎罩升降杆,所述引擎罩升降杆具有(i)在其一个端部的锁定凹槽,在所述锁定凹槽中可锁定地插入在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的本体板中形成的第一引导栓,和(ii)上推端部,所述上推端部在所述锁定凹槽下方突出以上推所述第一引导栓,其中所述引擎罩升降杆在其另一个端部铰链联接至所述主框架;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所述引擎罩升降杆的铰链联接点,从而在所述引擎罩升降杆向上枢转时提供弹力;停止杆,所述停止杆在其一个端部铰链联接至所述主框架,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具有与所述引擎罩升降杆的一个端部接合的钩状凹槽;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在所述主框架的某一位置处上推所述停止杆的钩状凹槽并释放所述引擎罩升降杆;和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围绕所述停止杆的铰接点,并在所述停止杆枢转时被弹性压缩,从而释放所述弓I擎罩升降杆。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活动引擎罩装置,其还可以包括竖直端部,所述竖直端部设置在所述停止杆的钩状凹槽的下方并紧密附接至所述致动器的活塞以便被推动。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I和2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的立体图;图3和4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的前视图和后视图;图5为显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中处于正常时期的示例性的引擎罩锁定和释放操作的后视图6和7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在与行人碰撞时的操作的前视图和后视图;和图8为显示典型的活动引擎罩装置的示意图。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一定是按比例地绘制的,其显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预期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具体实施方案,这些具体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 至IJ,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具体实施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任何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汽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同时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根据各个具体实施方案,当与行人碰撞时,通过典型的铰链致动器使引擎罩的前端部升降以及使其后端部升降可显著改善行人的冲击吸收效果和损伤减少效果。应理解改善的性能不限于与行人的碰撞。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可用于在具有与其它车辆、元件或结构的相似冲击的碰撞中减少损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固定至车身;引擎罩锁扣组件,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侧以锁定和释放引擎罩;和引擎罩升降设备,所述引擎罩升降设备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后侧和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之间,所述引擎罩升降设备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基本上竖直地移动所述引擎罩锁扣组件,所述控制器从行人碰撞传感器接收感应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仁,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