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518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能节省空间地构成包括震动切换构件的震动机构整体,使工具整体小型化。在具有震动机构的冲击式改锥中,震动切换构件为震动切换环,震动切换环在前进位置外套在第二凸轮上,使设置在震动切换环的内周的内突起与设置在第二凸轮的外周的突起相卡止来限制第二凸轮旋转,并且设置有向前进位置对震动切换环施力的螺旋弹簧,在模式切换环与震动切换环之间设置有关联板,关联板从外周侧与震动切换环的前表面卡止并使后端的卡合突起与模式切换环相卡合,通过操作模式切换环,关联板在允许震动切换环向前进位置移动的第一位置和使震动切换环向后退位置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对向壳体的前方突出的最终输出轴施加沿着轴向的震动的震动机构的冲击式改锥等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具有向容置有马达的壳体的前方突出并且接受从马达传递来的旋转的主轴、砧座(anvil)等最终输出轴,并且壳体上具有对最终输出轴施加沿着轴向的震动的震动机构。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作为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公开了如下的具有震动机构的冲击式改锥(impact driver),该震动机构具有第一凸轮,一体地固定在作为最终输出轴的砧座上;第二凸轮,在第一凸轮的后方彼此卡合,能够旋转地外套在砧座上;震动切换杆(震动切换构件),在其前端具有能够与形成在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卡止齿相啮合的卡止齿。在该冲击式改锥中,设置在震动切换杆上的连接凸起松配合地插入在·设置在切换箱上的震动切换槽内,通过切换按钮使切换箱旋转,来使震动切换杆在与第二凸轮相啮合的前进位置和离开第二凸轮的后退位置之间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切换震动的有无。专利文献I JP专利第4468786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中,将第二凸轮和震动切换构件沿着轴向排列配置,使设置在震动切换构件的前端的卡止齿与第二凸轮的外周的卡止齿相啮合,因而震动切换构件的轴向尺寸变长,震动机构整体的空间变大,而且妨碍工具整体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节省空间地构成包括震动切换构件在内的震动机构整体并且使工具整体小型化的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震动切换构件形成为环状体,所述震动切换构件在前进位置外套在第二凸轮上,使设置于震动切换构件的内周的卡止部与设置在第二凸轮的外周的被卡止部相卡止来限制第二凸轮旋转,并且,设置有对震动切换构件施加朝向前进位置的作用力的施力构件,另外,在切换操作构件与震动切换构件之间设置有关联板,所述关联板从外周侧与震动切换构件的前表面卡止并且后端与切换操作构件相卡合,通过操作切换操作构件,使关联板在允许震动切换构件向前进位置移动的第一位置和使震动切换构件向后退位置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前后移动。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结构中,在壳体内设置有内侧壳体,所述内侧壳体支撑最终输出轴且使所述最终输出轴能够旋转,并且保持震动机构,将关联板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保持在凹入设置于内侧壳体的外周上的外槽内。根据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能够节省空间地构成包括震动切换构件在内的震动机构整体,使工具整体小型化。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不仅具有技术方案I的效果,能够以不从内侧壳体的外周突出的方式配设关联板,从而能够使径向上小型化。附图说明图I是冲击式改锥的局部纵剖视2是冲击式改锥的俯视图。图3是内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除了主壳体以外的壳体以及震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单元部分的左视图。 图6A是A-A剖视图,图6B是B-B剖视图,图6C是C-C剖视图。图7A是单元部分在冲击模式下的左视图,图7B是单元部分在冲击模式下的仰视图。图8是单元部分在冲击模式下的纵剖视图。图9A是单元部分在震动钻模式下的左视图,图9B是单元部分在震动钻模式下的仰视图。图10是单元部分在震动钻模式下的纵剖视图。图IIA是单元部分在钻模式下的左视图,图IIB是单元部分在钻模式下的仰视图。图12是单元部分在钻模式下的纵剖视图。图13A是单元部分在离合模式下的左视图,图13B是单元部分在离合模式下的仰视图。图14是单元部分在离合模式下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图I、2中示出了作为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冲击式改锥1,在图3、4中示出了冲击式改锥I的内部机构的局部结构。该冲击式改锥I具有组装左右的半壳体3、3而形成的主壳体2,在主壳体2内从后方(将图I的右侧设为前方)分别容置有马达4、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主轴7。另外,在主壳体2的前部组装有筒状的内侧壳体8,所述内侧壳体8容置有主轴7和冲击机构9。配置在主轴7的前方并且与主轴7同轴的作为最终输出轴的砧座10能够旋转地被内侧壳体8以及固定在内侧壳体8的前端的前壳体12支撑,并且砧座10向前方突出。在前壳体12内容置有震动机构90,对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前侧的除了主壳体2以外的机构进行单元化处理。13是嵌装在前壳体12的前端的橡胶制环状的减振件。在主壳体2的下方,向下延伸地设置有把手14,在把手14内容置有具有扳机16的开关15。(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以及变速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容置在组装于主壳体2内的筒状的齿轮箱17内。在齿轮箱17的后部,能够旋转地支撑有嵌在马达4的输出轴5上的小齿轮18,并且该小齿轮18突出到齿轮箱17内。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具有第一行星架20,其用于对在第一内齿轮19内进行行星运动的第一级行星齿轮21、21……进行保持;第二行星架23,其用于对在第二内齿轮22内进行行星运动的第二级行星齿轮24、24......进行保持。使第一级行星齿轮21、21……与小齿轮18啮合。另外,第二行星架23 —体地形成在主轴7的后端,在内侧壳体8内能够旋转地被球轴承25支撑。在此,第一内齿轮19在内周前侧具有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多个内齿26、26……,另一方面,第二内齿轮22在外周前侧具有环状的卡合槽27,并且在外周后侧具有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突出设置的多个外齿28、28……。另外,第二内齿轮22能够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滑动,其中,在第二内齿轮22位于前进位时,第二内齿轮22与一体地连接在第二行星架23的后方的正齿轮29和第二级行星齿轮24双方啮合,在第二内齿轮22位于后退位置时,第一内齿轮19的内齿26与第二内齿轮22的外齿28相卡合而第二内齿轮22仅与第二级行星齿轮24啮合。该正齿轮29是被用于支撑行星齿轮24的支撑销30贯通并位于第二行星架23与行星齿轮24之间的另外的齿轮,第二行星架23的外径小于包括齿顶的正齿轮29的外径。36是在齿轮箱17内保持球轴承25的保持环。 在第二内齿轮22的外侧设置有滑动环31,该滑动环31能够沿着齿轮箱17及内侧壳体8的内周面前后滑动。在半径方向上从滑动环31的外侧贯通的卡合销32与第二内齿轮22的卡合槽27相卡合。在滑动环31的上部外周设置有突出到齿轮箱17的上部的突起33,如图5以及图6A所示,该突起33通过前后的螺旋弹簧35、35被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主壳体2上的作为速度切换构件的滑钮(slide button) 34保持。由此,形成如下的变速机构,即能够通过向前后方向对滑钮34进行滑动操作,来通过滑动环31沿着前后方向切换第二内齿轮22的位置。S卩,在图1、2以及图8所示的第二内齿轮22的前进位置,成为第二内齿轮22与正齿轮29 —体旋转而解除行星齿轮24的行星运动的高速模式(二挡),在图12所示的第二内齿轮22的后退位置,成为第二内齿轮22被固定且使行星齿轮24进行行星运动的低速模式(一挡)。(冲击机构)冲击机构9的结构为,使锤与设置在砧座10的后端的一对臂11、11卡合/脱离,此处的锤分为筒状的主锤40,其套装在主轴7的前端,在前表面突出设置有用于与臂11、11相卡合的一对爪41、41 ;副锤42,其在主锤40的后方,同轴地与主轴7松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具有:最终输出轴,向容置有马达的壳体的前方突出,接受从所述马达传递来的旋转,震动机构,用于对所述最终输出轴施加沿着轴向的震动;所述震动机构具有:第一凸轮,一体地固定在所述最终输出轴上,第二凸轮,在所述第一凸轮的后方与所述第一凸轮相互卡合,并且能够旋转地外套在所述最终输出轴上,震动切换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的后方,能够在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卡止来限制所述第二凸轮旋转的前进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分离的后退位置之间前后移动;通过操作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切换操作构件,使所述震动切换构件前后移动,该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切换构件为环状体,所述震动切换构件在所述前进位置外套在所述第二凸轮上,使设置于所述震动切换构件的内周的卡止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的外周的被卡止部相卡止来限制所述第二凸轮旋转,并且,设置有对所述震动切换构件施加朝向所述前进位置的作用力的施力构件,另外,在所述切换操作构件与所述震动切换构件之间设置有关联板,所述关联板从外周侧与所述震动切换构件的前表面卡止且该关联板的后端与所述切换操作构件相卡合,通过操作所述切换操作构件,使所述关联板在允许所述震动切换构件向所述前进位置移动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震动切换构件向所述后退位置移动的第二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林德夫近藤友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