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的金银核壳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4139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26
多功能金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以银纳米壳层包裹的金纳米颗粒,并以巯基聚乙二醇分子对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其中金纳米核颗粒尺寸在3~20nm之间,银纳米壳厚度在2~12nm之间。尤其是以经过碱液活化的四羟甲基氯化磷为还原剂,首先还原氯金酸制备超细金纳米颗粒,再以该纳米粒子为晶核,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银纳米壳层包裹的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再通过尾端巯基化修饰的聚乙二醇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长效血液循环时间同时兼具的抗感染能力的CT造影剂。粒径均一,水溶性好,无明显团聚,该核壳纳米颗粒的对X射线的耗散能力较强,优于传统造影剂碘佛醇的CT有效显影时间。并有效抑制细菌通过造影剂注射窗口的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颗粒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抗感染能力及CT造影功能的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室温原位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放射影像学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诸多传统医学难以根治疾病(如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成为了可能,其中,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omputedTomography, CT)由于其单次成像时间短(小于IOs),空间分辨率高(最低O. 5mm),相对于磁共振成像,在保证图像精度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弱运动伪影对数据采集的影响。然而,由于人体组织及血液对X射线的耗散能力差别较小,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的基质较低的区分度 使得在CT图像中难以有效辨识病灶边界,从而影响术中对病灶位置及切除范围的判断。CT造影剂的使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注射具有对X射线具有较强衰减能力的有机碘水溶液,利用病变部位和周围正常组织对造影剂吸收度的差别,来实现增强CT成像,然后,由于有机碘分子小分子化合物的本质,其血液循环时间短,快速的代谢不仅增大了肾脏毒性,同时削弱了有效机体显影时间,针对这一问题,虽然可以通过脂质体包埋,或者修饰高分子链段等方式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但是繁琐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金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特征是以银纳米壳层包裹的金纳米颗粒,并以巯基聚乙二醇分子对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其中金纳米核颗粒尺寸在3~20?nm之间,银纳米壳厚度在2~12?n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金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特征是以银纳米壳层包裹的金纳米颗粒,并以巯基聚乙二醇分子对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其中金纳米核颗粒尺寸在3 20 nm之间,银纳米壳厚度在疒12 n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金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特征是所述X射线衰减能力较强的金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是以经过碱液活化的四羟甲基氯化磷为还原剂,首先还原氯金酸制备超细金纳米颗粒,再以该纳米粒子为晶核,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银纳米壳层包裹的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再通过尾端巯基化修饰的聚乙二醇分子对金银核壳结构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长效血液循环时间同时兼具的抗感染能力的CT造影剂。3.多功能的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所述的制备兼具抗感染能力及CT造影功能的金银核壳纳米颗粒,在室温下原位制备,它包括以下步骤 (1)量取5 40μ L四羟甲基氯化磷溶液,加入10 50 mL浓度为O. 05^0. 9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或2(Tl00 mL浓度为O. 05^1 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活化,制备具有还原活性的有机磷前体溶液; (2)在上述步骤(I)的溶液中加入50 400μ L浓度为O. 01 O. I mol/L的氯金酸溶液,搅拌条件下反应5-20 min后,再加入浓度为O. 01、. I mol/L硝酸银溶液5(T300 yL,其中氯金酸与硝酸银物质量比在5 Γ1 :4之间,而后继续搅拌反应O. 5-2 h,将反应后的溶液离心纯化后,弃去上清液,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分散后,重复上述洗涤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霍达赵慧玥周航周艺周正扬何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