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锋专利>正文

一种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96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及其制作方法,该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采用苹果粕、玉米粉、藕粉为原料配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有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和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等三种,采用上述配方制备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颗粒细腻,服用进入胃肠后,不会造成水、溶质分层,也不会形成光斑造成伪像,因而其超声分辨率极高;此外,采用上述原料配制而成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口感好,易食用,经临床使用,不会对胃肠造成副作用,因而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胃肠超声造影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查胃肠疾病的造影剂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医药用品

技术介绍
目前,在胃肠疾病的超声波诊断检查中所使用的造影剂产品种类繁多,其有代表性的如薄玉霞申请的胃肠彩色超声造影剂专利(专利申请号CN1403160)和张福东申请的胃肠彩色超声造影剂专利(专利申请号CN1535730),以及浙江省杭州胡庆余堂生产的“心璋”牌胃窗声学造影剂和湖州市东亚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天下”牌胃肠超声助影剂。前二项专利申请所记载的造影剂是采用中药配方构成的,它虽具有一定的保健治疗作用,但超声影像显示效果一般,且使用调制方法较为复杂、繁琐,稍不注意留神或调制不得法,就会造成伪像,影响诊断效果。“天下”牌胃肠超声助影剂则存在着颗粒大,回声欠均匀及水和造影剂(溶质)易分层,形成光斑易造成伪像等缺点,从而影响了其诊断效果。而“心璋”牌胃窗声学造影剂存在着泡制繁琐,易结块沉积,形成光斑影响诊断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采用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生产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颗粒细腻、调制简单方便,无水、溶质分层,不会形成光斑造成伪像,因而其超声分辨率极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采用苹果粕、玉米粉、藕粉为原料配制而成,其配方为(重量比%)苹果粕30%-60%玉米粉25%-50%藕粉5%-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为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和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1、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将炒熟或煮熟后的苹果粕、玉米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按比例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然后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制粒,并进行包装,即制成颗粒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2、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将炒熟或煮熟后的苹果粕、玉米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按比例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并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然后按规定重量标准(50克/袋、100克/袋)进行包装,即制成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3、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 将炒熟或煮熟后的苹果粕、玉米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按比例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并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将其制成的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然后,按份(50克/袋)将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置入容器内,并加入500毫升的水溶液,将其充分搅拌均匀,在消毒和无菌处理后,进行封装,即制成溶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采用上述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生产的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和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用开水进行调制服用,进入胃肠后不会造成水、溶质分层,也不会形成光斑造成伪像,因而其超声分辨率极高;而采用上述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制成溶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口感好,可直接服用,经临床使用,不会对胃肠造成副作用,因而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胃肠超声造影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按比例,取苹果粕25g、玉米20g、藕粉5g、将苹果粕、玉米炒熟或煮熟,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进行超细微粉碎、研磨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然后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制粒,并进行包装,即制成颗粒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使用时,用开水将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调制成糊状,给进行胃肠超声造影者服用,经临床B超影像显示,效果极佳,对比度也十分清晰。实施例二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按比例,取苹果粕25g、玉米20g、藕粉5g、将苹果粕、玉米炒熟或煮熟,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进行超细微粉碎、研磨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然后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然后按规定重量标准(50克/袋、100克/袋)进行包装,即制成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使用时,用开水将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调制成糊状,给进行胃肠超声造影者服用,经临床B超影像显示,效果极佳,对比度也十分清晰。实施例三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按比例,取苹果粕25g、玉米20g、藕粉5g、将苹果粕、玉米炒熟或煮熟,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进行超细微粉碎、研磨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并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将其制成的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然后,按份(50克/袋)将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置入容器内,并加入500毫升的水溶液,将其充分搅拌均匀,在消毒和无菌处理后,进行封装,即制成溶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服用十分简便。使用时,打开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溶器的封口,即可给进行胃肠超声造影者服用。服用后,经临床B超影像显示,效果极佳,对比度也十分清晰。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该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采用苹果粕、玉米粉、藕粉为原料配制而成,其配方为(重量比%)苹果粕30%-60%玉米粉25%-50%藕粉 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该制作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为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或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或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将炒熟或煮熟后的苹果粕、玉米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按比例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然后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制粒,并进行包装,即制成颗粒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将炒熟或煮熟后的苹果粕、玉米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按比例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并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然后按规定重量标准(50克/袋、100克/袋)进行包装,即制成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将炒熟或煮熟后的苹果粕、玉米进行粉碎后,采用微纳米技术按比例将苹果粕、玉米粉和藕粉加工成径粒为100纳米-15微米粉末,同时进行高温消毒,并采用活化技术将其进行混合,将其制成的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然后,按份(50克/袋)将粉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置入容器内,并加入500毫升的水溶液,将其充分搅拌均匀,在消毒和无菌处理后,进行封装,即制成溶剂型的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采用苹果粕、玉米粉、藕粉为原料配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有颗粒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粉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和溶剂型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的制作方法等三种,采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该有回声胃肠超声造影剂采用苹果粕、玉米粉、藕粉为原料配制而成,其配方为(重量比%):苹果粕:30%-60%玉米粉:25%-50%藕粉:5%-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锋
申请(专利权)人:蓝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