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301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它由筒体(1)、内螺旋装置(2)、旋转大梁(3)、中心旋转轴支架(4)、中心旋转轴(5)组成,并在筒体(1)两头设有出料口(6)、进料口(7);设计的内螺旋装置,使茶叶在传动的同时能较好的对茶叶均匀烘干,且烘干速度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
技术介绍
茶叶在加工制备工艺中,需要进行烘干,传统的茶叶烘干一般采用炒锅式或滚筒式对茶叶进行烘干,该方法烘干过程中茶叶容易堆积,茶叶熟生度不均,而且烘干速度慢,工作效益不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 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它由筒体I、内螺旋装置2、旋转大梁3、中心旋转轴支架4、中心旋转轴5组成,并在筒体I两头设有出料口 6、进料口 7 ;内螺旋装置2设在筒体I内;旋转大梁3安装在筒体I的两端;中心旋转轴5通过中心旋转轴支架4安装在筒体I的一头;出料口 6、进料口 7分别设在筒体I的两头。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设计的内螺旋装置,使茶叶在传动的同时能较好的对茶叶均匀烘干,且烘干速度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 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标记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 :由附图可知,一种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它由筒体I、内螺旋装置2、旋转大梁3、中心旋转轴支架4、中心旋转轴5组成,并在筒体I两头设有出料口 6、进料口 7 ;内螺旋装置2设在筒体I内;旋转大梁3安装在筒体I的两端;中心旋转轴5通过中心旋转轴支架4安装在筒体I的一头;出料口 6、进料口 7分别设在筒体I的两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体I是指一种设有内螺旋装置的圆筒;其上设有出料口 6、进料口 7 ;其作用是呈内螺旋转式烘干茶叶;其安装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I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螺旋装置2是指一种呈内向螺旋状的装置;安装在筒体I内;起传动茶叶,并同时使茶叶烘干均匀的作用;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安装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转大梁3是指筒体I的旋转支撑大梁;安装在筒体I的两端;是旋转和支撑的主要基体;其安装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心旋转轴支架4是指中心旋转轴5的连接支架;其作用是通过中心旋转轴5与变速箱的连接,变速箱运转时带动筒体I的运转;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安装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心旋转轴5是指中心旋转轴支架4的中心轴;是中心旋转轴支架4的连接轴;其安装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出料口 6是指茶叶烘干后的出口 ;设在筒体I的一端;是茶叶烘干后的出口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料口 7是指茶叶烘干的进口 ;设在筒体I的另一端;是茶叶烘干的进口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7所示。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名称“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中所述的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是指于2012年11月7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220580341. 7,专利技术名称为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技术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它由筒体(1)、内螺旋装置(2)、旋转大梁(3)、中心旋转轴支架(4)、中心旋转轴(5)组成,并在筒体(1)两头设有出料口(6)、进料口(7);其特征是内螺旋装置(2)设在筒体(1)内;旋转大梁(3)安装在筒体(1)的两端;中心旋转轴(5)通过中心旋转轴支架(4)安装在筒体(1)的一头;出料口(6)、进料口(7)分别设在筒体(1)的两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旋式茶叶烘干机的烘干筒,它由筒体(I)、内螺旋装置(2)、旋转大梁(3)、中心旋转轴支架(4 )、中心旋转轴(5 )组成,并在筒体(I)两头设有出料口( 6 )、进料口( 7 );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民
申请(专利权)人:衡南县宝盖有机茶业产销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