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集成能量产生装置的建筑物覆盖元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206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12:24
光伏瓦片(1),由光滑的陶瓷材料例如陶瓷石制品制成,包括光伏板(101),其通过多个保持元件(5,6,8,13)保持在暴露于太阳光的工作位置中,多个保持元件(5,6,8,13)通过邻接的瓦片的保持元件(5,6,8,13)保持放置在瓦片上的板(101)。光伏板(101)包括两个不同且并联连接的电路(17,18)以便对于太阳光线的来源(19)的任何方向保证两者之一的至少一部分的照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集成能量产生装置的建筑物覆盖元件,特别地,它涉及用于覆盖建筑物屋顶的瓦片,它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光伏板。
技术介绍
现在,光伏板构成传统能源的可行的可选择替代,并具有足以证明其广泛使用的技术成熟度。除了允许从太阳能产生电能外,因此,在工厂安装成本的摊销上没有成本节约,光伏板证明在由传统的电源线实现的到达是不经济的背景下是特别有用的。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对最小化因板存在导致的环境或美学影响的光伏方案进行了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在市区内具有建筑限制或具有风景或自然限制的背景下,光伏板的安装可能是必要的。在这些情况下,深深感觉到需要将光伏板集成进其它建筑元件中。因此,已经开发所谓的“光伏瓦片”,其中集成置于能够容纳它们的瓦片上的合适形状的光伏板。传统建筑物覆盖元件和光伏板之间的这种联合给予附加价值至建筑物屋顶如果,一方面,它用与传统瓦 片非常相似的元件解决建筑物顶部覆盖物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允许在建筑物本身的能量效率水平上的相当大的优势。用于建筑物的屋顶覆盖的装置已知其集成光伏板在任何大气条件下将它们保持在它们的工作位置(根据在设计阶段设想的暴露于阳光)上。在过去提出的一些设计方案设想将光伏板插入瓦片的透明部分下,以便保持板本身在工作位置上并在必要时允许其更换。其它已知方案是基于存在瓦片本身内的保持元件的存在,板与其连接且板本身受其限制以保持在工作位置。已知的用于固定光伏板至瓦片的方案具有共同的事实,即每个板都通过属于瓦片自身的合适的保持元件进行固定。因此,必须对瓦片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以设想保持元件存在瓦片本身上。此外,至今提出的方案提供板集成在由传统材料典型地砖材料制成的瓦片上,其不提供特别有效的由连接至光伏板的电气装置产生的热量的处理的功能。在已知装置中广泛采用的另一个特点是要寻求某些部件例如像弯曲的瓦片相对于容纳光伏板的基本平面部分隆起。因此,在某些光照条件下,瓦片的隆起部分可能在板上产生影锥,从而限制它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集成的能量产生装置的建筑物覆盖元件,允许克服上面参照已知技术提及的缺点。这样的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覆盖元件得到解决。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特征记载在其从属权利要求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些相关的优点。主要优点在于以下事实,即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允许通过在邻接的瓦片上存在的保持元件保持光伏板。换句话说,每个瓦片的形状设计成保持存在与具有板本身的瓦片邻接放置的瓦片中的光伏板。另一个优点在于采用具有改进的热处理性能的陶瓷材料(例如,陶瓷石制品(gres))制作瓦片,允许更容易地消除由电气装置产生的热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主题设置有双光伏板。对于太阳光线的来源的任何方向,每个瓦片上的双板的存在保证两板之一的至少一部分的照亮。每个板都独立连接到电网,允许上午以及下午供电。附图说明在以例子方式给出而不是限制目的的它的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势、特征和操作步骤将变得清楚。将参考所附附图中的图,其中图I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瓦片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前视透视图。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瓦片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组装的四个光伏瓦片的前视透视图。 图3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瓦片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组装的四个光伏瓦片的俯视图的剖面。图4A是部分沿图2的光伏瓦片的A-A截面的透视图。图4B是部分沿图2的光伏瓦片的B-B截面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见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的光伏瓦片I通常用I表示。光伏瓦片I是由光滑的陶瓷材料特别是陶瓷石制品(gres)制成的。因此,将理解所述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所述性能允许处理在光伏瓦片I本身附近的电气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在下文中描述。光伏瓦片I可以基本上解释为由两个主要部分一个弯曲瓦形部分2和一个基本平面部分3组成。这两个部分通过边缘4连接,其基本上平行于与屋顶坡度平行的方向。弯曲瓦形部分2基本上是一个形状为圆锥台部分的部件,其特征在于之间基本斜交的两条端部母线4,5。特别地,端部母线4与连接弯曲瓦形部分2和基本平面部分3的上述边缘4重合。在基本平面部分3中,存在多个间隔件6,7,其功能将在下文描述。这样的间隔件6,7包括背线6,其相对于通道7隆起。此外,图I显示第一纵向保持元件8,13,如将在下文中更好地描述,适于使光伏瓦片I和与其邻接放置的类似瓦片之间的连接成为可能。特别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具体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纵向保持元件8,13包括基本平面部分3的第一边缘9。与第一边缘9相对,存在第二边缘10,沿其形成连接区域11。沿连接区域11,存在凹槽14,适于允许水往下流。图2显示具有设置在其各自的工作位置的4个各自的光伏板101的4个光伏瓦片I的视图。通过分析图2将更好地理解用于将光伏板101保持在各自的瓦片I上的系统。事实上,可以观察到连接至光伏板101的连接盒13如何以平行方式设置到凹槽14。此外,存在多个通道元件15通过凹槽14,适于通过光伏板101的电连接电缆16。此外,理解到,多个间隔件6,7用于允许光伏板101的通风。事实上,对于空气,在光伏瓦片I的一个面和光伏板101之间提供通道用于冷却目的,是可能的。图2还显示每个光伏板101如何分成两个不同的电路17和18,之间独立和并联连接,这样设置以便对于入射太阳光线的来源19的任何方向具有光伏板101的至少部分暴露。因此,还当入射太阳光线19对两个截然不同的电路17,18均没有明显作用时,两个中的至少一个将至少部分外露于由弯曲瓦形部分2形成的影锥20,无论如何保证电源供应至连接光伏板101的电网。此外,如通过阅读下文披露的内容将更 加明显,光伏瓦片I具有多个用于保持光伏板101的保持元件5,6,8,13,适于当光伏瓦片I插入屋顶的覆盖物中时与其它类似并邻接的瓦片的类似元件配合以将各自的光伏板I保持在工作位置。该多个保持元件包括上述第一纵向保持兀件8,13和第二横向保持兀件5,6。图3显示第二横向保持元件5,6,适于将光伏板101以平行的方式并在与屋顶本身的坡度垂直的方向上保持至屋顶表面。这些第二横向保持元件5,6包括弯曲瓦形部分2的至少一个边缘5,通过利用弯曲瓦形部分2的端部母线4,5之间斜交这样的事实,适于重叠至邻接的瓦片的光伏板101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弯曲瓦形部分2基本上是半圆筒状,具有一个直径大于另一个的底座。因此,一个瓦片的弯曲瓦形部分2的部分至少部分重叠至与第一瓦片邻接放置的另一瓦片的光伏板101。图4B显示在图2中示出的截面B-B。在图4B中,可以理解光伏瓦片I的弯曲瓦形部分2如何具有重叠至在相邻瓦片上放置在工作位置的光伏板101的边缘5。因此,光伏板101在一侧通过邻接瓦片的悬垂边缘5固定,在另一侧通过光伏瓦片I的背线6固定。图4A显示图2中示出的A-A截面。在图4A中,第一纵向保持元件8,13在沿平行于屋顶的坡度的方向的两个邻接瓦片之间形成连接系统。可以理解沿一个瓦片的第一边缘9设置的连接齿8如何适合邻接瓦片的连接区域11。因此,室12形成在一个瓦片的连接齿8和相邻瓦片的连接区域11之间的间隙中,适于容纳和保持连接盒13。以这种方式,连接盒13保持固定在一个瓦片的连接齿8和相邻瓦片的连接区域11之间,实际上防止光伏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05 IT RM2010U000321.一种由光滑的陶瓷材料制成的光伏瓦片(1),特别适于建筑物屋顶覆盖物的建造,包括 -适于将入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光伏板(101),具有含有各自的电气连接的连接盒(13)并设置在所述光伏瓦片(I)的一部分上的工作位置中; -用于保持所述光伏板(101)的多个保持元件(5,6,8,13),适于当所述光伏瓦片(I)插入所述屋顶的覆盖物中时配合其它类似的邻接的瓦片的保持元件以将各自的光伏板(101)保持在所述工作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伏瓦片(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滑的陶瓷材料是陶瓷石制品。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保持所述光伏板(101)的多个保持兀件(5,6,8,13)包括第一纵向保持兀件(8 ; 13),适于将所述光伏板(101)保持在平行于所述屋顶的坡度的方向上,和第二横向保持元件(5,6),适于将所述光伏板(101)以平行的方式并在与所述屋顶的坡度垂直的方向上保持至所述屋顶的表面。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片(I),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瓦片(I)包括弯曲瓦形部分(2 )和基本平面部分(3 ),所述部分之间通过边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伏瓦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保持元件(8,13)包括沿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一边缘(9)形成的连接齿(8)和沿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二边缘(10)形成的连接区域(11),一个瓦片的连接齿(8)适于配合沿坡度方向的相邻的瓦片的所述连接区域(11),形成室(1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瓦片(I),其特征在于,所述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切斯科·博尔戈梅奥詹卢卡·桑齐
申请(专利权)人: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