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由薄板材料制成用于将壁连接到建筑结构的附连面板,使用这样的附连构件制成的建筑结构,以及用于制造将壁连接到建筑结构的附连构件的附连构件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中已知用于建造板材料建筑面板(例如,镀锌钢薄板金属)制成的建筑 结构的常规方法。这样的建筑结构的顶板可由并排附连的互联拱形建筑面板形成且建筑结构的端壁可由基本上平坦的建筑面板或其它合适材料形成。通过将面板彼此相邻放置且形成密封接合部来互联面板,在密封接合部,面板的边缘重叠。因此,建筑物的长度随着形成顶板的互联面板的数量和每个面板的宽度增加。另一方面,建筑物的宽度为每个面板长度的函数。因此,建筑物的总大小取决于每个面板的尺寸和其总数。在常规建筑结构中,端壁通常在顶板的最外边缘连接到单个拱形建筑面板。但是,本专利技术者观察到以此方式将端壁附连到单个建筑面板的外边缘形成在结构上较弱的接合部,这样的接合部并不适于某些建筑结构。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者发现这种类型的接合部可在某些区域变形(buckle)且这样的变形区域能显著地减小接合部的强度和建筑结构的结构完整性。例如,随着形成顶板的每个面板的大小增加,其重量也增加。由于重量为重力,其对结构施加力矩,随着每个面板的宽度和长度增加,面板经受更大力矩,这可能会造成这种接合部损毁。专利技术概述根据一示例性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形成用来将建筑结构的壁连接到弯曲顶部的附连构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承结构;以及由支承结构支承的切割组件,其被构造成接收薄板材料,其中薄板材料的平面在基本上竖直方位定向,切割组件包括纵切机(slitter)以沿着薄板材料的进给方向切割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24 US 12/659,8861. 一种用于形成用来将建筑结构的壁连接到弯曲顶部的附连构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a.支承结构; b.由所述支承结构支承的切割组件,其被构造成接收薄板材料,其中薄板材料的平面在基本上竖直方位定向,切割组件包括纵切机以沿着薄板材料的进给方向切割薄板材料为薄板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纵切机具有引导件以在基本上竖直方位上支承薄板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引导件在第一方向上导引所述薄板材料的第一部分和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导引所述薄板材料的第二部分;以及 c.成型组件,其由所述支承结构支承,所述成型组件被构造成从所述切割组件接收薄板材料且包括 1.框架,以及 ii.由所述框架支承的多个辊,所述多个辊被布置成压紧所述薄板材料的第一部分,且在所述薄板材料的第一部分在所述进给方向上沿着所述多个辊传递时改变所述薄板材料的第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以形成附连构件,所述附连构件在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的平面中在截面中具有多个区段,包括在截面中的第一平坦区段和在截面中从所述第一区段垂直地延伸的第二区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d.弯曲组件,其支承于所述支承结构上用于使得所述附连构件弯曲,所述弯曲组件包括 第一对卷曲辊,其彼此偏置且位于所述弯曲组件内,构造成接收所述附连构件使得当所述附连构件进入所述弯曲组件时,所述附连构件的第二区段在所述卷曲辊之间传递, 其中所述第一对卷曲辊被构造成使得所述附连构件的第二区段卷曲以沿着所述附连构件的长度使所述附连构件形成纵向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被构造成形成所述附连构件,使得所述附连构件包括 a.第一区段,其在截面中具有平坦中央部分和垂直于所述中央部分延伸的一对壁,所述一对壁限定垂直于所述中央部分的方向定向的凹口,其中所述凹口适于容纳所述建筑结构的壁的一部分; b.第二区段,其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壁之一延伸,所述第二区段在截面中在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平坦中央部分相同的平面中定向,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纵向肋状物,所述纵向肋状物在截面中从所述第二区段突伸,所述纵向肋状物适于与弯曲建筑面板的肋状物配口 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辊包括 a.上组辊,其附连到安装于轴上的可调整的平台上;以及 b.下组辊; c.其中可调整在所述上组辊与所述下组辊之间的距离使得可容纳不同大小的附连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支承于所述支承结构上的建筑面板成形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开卷机,其由所述支承结构支承,被构造成向所述切割组件进给薄板材料,其中所述开卷机竖直定向使得所述开卷机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驱动单元,其支承于所述支承结构上,靠近所述开卷机和所述切割组件,所述驱动单元被构造成从所述开卷机向所述切割组件进给所述薄板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组件还包括第二对卷曲辊,所述第二对卷曲辊彼此偏置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对卷曲辊偏置,其中可调整在所述第一对卷曲辊与所述第二对卷曲辊之间的距离以容纳不同大小的附连构件。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成型组件的所述辊中的至少一个可移除以将所述附连构件形成为L形或C形截面。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安装于支承于所述支承结构上的可移动的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切割组件与所述成型组件之间。11.一种由薄板材料形成的附连构件,其被构造成将建筑结构的壁连接到弯曲顶部,所述弯曲顶部由多个弯曲建筑面板形成,所述附连构件在纵向弯曲且在截面中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平面中具有一定形状,所述附连构件包括 a.第一区段,其在截面中具有平坦中央部分和垂直于所述中央部分延伸的一对壁,所述一对壁限定垂直于所述中央部分的方向定向的凹口,其中所述凹口适于容纳所述建筑结构的壁的一部分;以及 b.第二区段,其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壁之一延伸,所述第二区段在截面中在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平坦中央部分相同的平面中定向,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纵向肋状物,所述纵向肋状物在截面中从所述第二区段突伸,所述纵向肋状物适于与弯曲建筑面板的肋状物配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附连构件,其中,所述弯曲建筑面板的所述中央部分包括在截面中的肋状物,且其中所述附连构件的所述纵向肋状物适于与所述建筑面板的所述肋状物配合。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附连构件,其中,所述附连构件由薄板材料的两部分形成。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附连构件,其中,所述附连构件包括 a.第一L形截面部分,所述第一 L形构件形成所述第一区段的壁中的一个;以及 b.第二L形截面部分,其形成所述第一区段的另一壁; c.其中所述第一L形部分与所述第二 L形部分配合以形成所述附连构件的第一区段。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附连构件,其中,所述附连构件包括 a.L形截面部分;以及 b.C形截面部分; c.其中所述C形部分嵌套于所述L形部分内以形成所述附连构件的所述第一区段。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附连构件,其中,所述附连构件由薄板材料的单个部分形成。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附连构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德·E·安德森,F·莫雷罗,
申请(专利权)人:MIC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