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模块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90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器件的外壳,属于注塑件一种。可控硅模块的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内有空腔用于放置可控硅模块,壳体一端有连接装置,壳体另一端有接线装置,壳体分为两部分,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卡扣连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的上下两部分结构,可以在接线装置出提供两对接线口,增加了可控硅模块的使用方式,并且这种结构设计也方便注塑脱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器件的外壳,属于注塑件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控硅模块的外壳都是一体的,由于一般的外壳都是注塑制造的,端头突出的部分只有上面可以设置接线口,在侧面或者端面留有接线口则无法脱模,所以导致一般的模块安装只能使用一种固定的接口,限制了可控硅模块的使用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硅模块的外壳,可以多一种接线口,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可控娃模块的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内有空腔用于放置可控娃模 块,壳体一端有连接装置,壳体另一端有接线装置,所述的壳体分为两部分,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的接线装置分为上部和下部两部分,上部在上盖的端头部位,下部在下盖对应的端头部位,上部有一对接线口,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处有一对接线口。本技术的提供的上下两部分结构,可以在接线装置出提供两对接线口,增加了可控硅模块的使用方式,并且这种结构设计也方便注塑脱模。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可控硅模块的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内有空腔用于放置可控硅模块,壳体一端有连接装置,壳体另一端有接线装置,所述的壳体分为两部分,上盖I和下盖2,上盖I和下盖2通过卡扣连接。接线装置分为上部11和下部21两部分,上部11在上盖I的端头部位,下部21在下盖2对应的端头部位,上部11有一对接线口 31,上部11和下部21连接处有一对接线口32。

【技术保护点】
可控硅模块的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内有空腔用于放置可控硅模块,壳体一端有连接装置,壳体另一端有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为两部分,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卡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控硅模块的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内有空腔用于放置可控硅模块,壳体一端有连接装置,壳体另一端有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为两部分,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卡扣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晶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