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25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模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直流输入端、压合母排、电容阵列、开关管模块、插拔端子和控制板,所述直流输入端和压合母排相连,电容阵列和压合母排相连,开关管模块和压合母排相连,控制板和开关管模块相连,开关管模块的输出端和插拔端子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集成了逆变部分的元器件,实现了逆变部分的模块化;整个逆变模组通过插拔端子与外部配合的插座连接,可以方便的推拉逆变模块,实现了对逆变部分内部元器件的快速维护,缩短维护时间,减少维护成本,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光伏逆变器模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逆变模组
技术介绍
太阳能和风能并网发电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装机量屡创新高。在太阳能并网发电中,光伏逆变器负责将来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网发电。而逆变模块被称为光伏逆变器的核心部分,当出现问题时要能够快速安装维护,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由于发电现场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光伏电站的维护人员工作成本较高,这就要求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要以最低的维护成本对机器进行维护,而逆变模块又是光伏逆变器中较易损坏的部件。如何能够降低逆变模块故障率,以较低的人力成本来快速安装维护逆变·模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逆变模组,以实现光伏逆变器中的逆变部分模块化功能,能够快速的对逆变部分中的损坏元器件进行维护。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直流输入端、压合母排、电容阵列、开关管模块、插拔端子和控制板,所述直流输入端和压合母排相连,电容阵列和压合母排相连,开关管模块和压合母排相连,控制板和开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变模组,包括箱体(14)和设置于箱体(14)内的直流输入端(1)、压合母排(2)、电容阵列(3)、开关管模块(5)、插拔端子(7)和控制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端(1)和压合母排(2)相连,电容阵列(3)和压合母排(2)相连,开关管模块(5)和压合母排(2)相连,控制板(12)和开关管模块(5)相连,开关管模块(5)的输出端和插拔端子(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模组,包括箱体(14)和设置于箱体(14)内的直流输入端(I)、压合母排(2)、电容阵列(3)、开关管模块(5)、插拔端子(7)和控制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端(I)和压合母排(2 )相连,电容阵列(3 )和压合母排(2 )相连,开关管模块(5 )和压合母排(2)相连,控制板(12)和开关管模块(5)相连,开关管模块(5)的输出端和插拔端子(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阵列(3)位于压合母排(2)之下,压合母排(2)搭接在开关管模块(5)上,电容阵列(3)的一端和压合母排(2)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于箱体(14)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模块(5)的输出端为输出铜排,插拔端子(7)和输出铜排通过铜绞线单元(6)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绞线单元(6)包括连接铜排(61)和铜绞线本体(62),连接铜排(61)和铜绞线本体(62)压合在一起,铜绞线本体(62)和插拔端子(7)相连,连接铜排(61)和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高周张国旗牛孝先刘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