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及逆变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80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其包括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用于供功率模块设置并面向逆变器内部的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对并面向变压器外部的第二表面,所述逆变器散热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前段中间且用于容置变压器的第一腔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中段的相对两侧的用于容置电感的至少一第二腔体,将逆变器各元器件分别安装于各腔体内及所述第一表面,可实现结构紧凑,同时起到减小电磁器件对逆变器内部各元件的电磁干扰;同时在所述腔体外设置风道能有效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该散热结构的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能有效减少大型磁性元件对逆变器内部元器件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尤其涉及逆变器及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逆变器广泛适用于工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太阳能利用的发展,光伏逆变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逆变器的性能、大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逆变器的散热及大型磁性元件如电感、变压器等的电磁兼容性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干扰等方面的限制,使逆变器在结构上很难做到紧凑,同时还能有效克服EMC干扰问题及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逆变器不紧凑、克服EMC干扰难及散热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用于供功率模块设置并面向逆变器内部的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对并面向变压器外部的第二表面,所述逆变器散热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前段中间且用于容置变压器的第一腔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中段的相对两侧的用于容置电感的至少一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由第一侧壁围成,所述至少一第二腔体由第二侧壁围成,所述逆变器散热结构还包括由所述第二表面的前段相对两侧延伸至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一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用于供功率模块设置并面向逆变器内部的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对并面向变压器外部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散热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前段中间且用于容置变压器的第一腔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中段的相对两侧的用于容置电感的至少一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由第一侧壁围成,所述至少一第二腔体由第二侧壁围成,所述逆变器散热结构还包括由所述第二表面的前段相对两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的二侧挡板、由所述第一侧壁的后侧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后段中部延伸的第三侧壁及由所述第三侧壁的后端的相对两侧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后段的相对两侧延伸的二第四侧壁,所述二侧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隗尚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