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浇铸保护水口,该保护水口的主体为保护套(1),该保护套(1)上端设有与钢液中间容器连接的密封装置(2)和环状叠形缓冲装置,在该保护套(1)侧壁上设有连接真空系统的真空管(3)和观察口(11),观察口(1)上镶有透明材料,保护套(1)内设分配器(4),在保护套(1)下部设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该装置(5)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且与保护套(1)相连通,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中下部四周设钢液流出口(51)。在钢铁冶炼或者钢铁铸造过程中,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随时对钢液流动进行观察,又可防止钢液同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同时又能对钢液中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处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铸保护水口 ,尤其是一种真空浇铸保护水口 。技术背景-在钢铁冶炼或者钢铁铸造过程,钢液经过中间容器,或由大包进入到 中间包后,通过保护水口进入铸坯设备或者钢铁铸造模型。为防止钢液在 浇铸过程同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目前均采用保护水口进行浇铸保护。保护 水口由耐火材料制成。在使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耐火材料没有 透光性,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钢液流动进行观察,所以在使用过程中 都在保护水口的上方留有一定距离,以便对钢液浇铸过程进行观察。所以不能完全保证钢液不同空气接触。(2)在浇铸过程中,因为钢液从一定高 度落下,产生动能,将钢液中夹杂物带到很深的钢液中,这些夹杂物来不 及漂浮到钢液表面,被裹入到铸坯内,给铸坯质量造成很大影响。(3)保 护水口有部分侵入到钢液中,这部分因为钢液的侵蚀,耐火材料剥落到钢 液中,而且易发生下部断裂,掉到钢液里的事故。(4)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因为钢液温度高,产生很高的热辐射,为了使操作人员就近操作,必须进 行降温,在目前钢铁企业,常使用轴流风机强制降温,工作现场噪音和强 气流使操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5)保护水口材料大部分是石英 材料,由于保护水口寿命短,既增加生产成本,又浪费很大矿产资源。(6)保护水口只能把钢液同空气隔离,不能对钢液内含有的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进行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能随时对钢液流 动进行观察,又可防止钢液同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同时又能对钢液中有害 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处理的一种真空浇铸保护水口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真空浇铸保护水口,其主体为保护 套,该保护套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所述保护套上端设有与钢液中间容 器连接的密封装置和环状叠形缓冲装置,在该保护套侧壁上设有连接真空 系统的真空管和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镶有透明材料,所述保护套内设分 配器,在所述保护套下部设钢液动能吸收装置,该装置为上端开口的金属 容器,所述钢液动能吸收装置上端与保护套相连通,所述钢液动能吸收装 置中下部四周设钢液流出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护套与钢液动能吸收装置设为一体。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保护套、吸收动能装置和金属分配器 为双层容器,其保护套、吸收动能装置容器外壁上分别设有冷却水接头。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所述钢液动能吸收装置内设浮动体, 该浮动体为任一几何形状实体。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在保护套内、真空管入口处设挡 渣装置。 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所述保护套侧壁上设润滑剂添加装置、 扒渣装置、吹入惰性气体的装置。使用时,本技术真空浇铸保护水口由支持架支撑在连铸机平台上, 保护套通过密封装置与钢液中间容器滑动水口连接,钢液动能吸收装置下 部置于结晶器内,真空管与真空设备连接。接通真空系统和冷却水后,打 开保护套上边金属容器滑动水口,钢液从水口流到保护套内金属分配器顶 上,分配器上部引导钢液进行飞溅,把下降的钢液导向保护套内壁。在保 护套内真空状态下,钢液表面积突然放大,形成许多细小的钢珠,钢液中 所含气体及时排除和使非金属夹杂物变性,漂浮在钢液上边。飞溅的钢液 珠下落到下边的吸收动能装置底部,再向上返起,减少了钢液动能,又进 一步促使金属夹杂物漂浮于钢液上面,从吸收动能装置底部返起的钢液从 该装置的侧出口流到结晶器里或中间包内。在不用冷却水时,吸收动能装 置用耐火材料内外包裹。本技术在避免钢液浇铸过程同空气接触发生 氧化的同时,对钢液中所含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进行精炼处理,提高了浇 铸钢坯质量。本技术保护套上端的密封装置和缓冲装置,可使保护套 在结晶器振动时,始终保证保护套与钢液中间容器之间的密封连接。通过 保护套上的观察窗口,随时可以观察钢液流的处理情况。本技术真空 浇铸保护水口的保护套、吸收动能装置和金属分配器均为双层,在保护套、 吸收动能装置容器外壁上设有冷却水进出口,以对保护套、吸收动能装置 进行冷却。保护套做成水冷形式,既环保又安全,利于操作工人的身体健 康和节约降温风机的使用,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套、吸收动能装置冷却后, 有利于钢水的内部冷却,提高连铸机拉速,利于减少冷却压力,有助于结晶器内初生坯壳的形成和凝固。本技术保护套根据需要可以不使用冷 却水,如在大包和中间包之间使用时不用冷却水。本技术还可在钢液 动能吸收装置内设浮动体,该浮动体为任一几何形状实体,钢液冲击浮动 体,减缓钢液流速,防止钢液形成深冲,进一步减少非金属夹杂物进入钢 液。为防止钢液漂浮夹杂物进入真空管内,堵塞真空管,本技术还可 在真空管入口设一挡渣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真空浇铸保护水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真空浇铸保护水口,其主体为保护套1,该保护套1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保护套1上端设有与钢液中间容器7连接 的密封装置2和环状叠形缓冲装置,密封装置2可以是机械、水、磁力、 电力等密封形式,缓冲装置可以是叠形弹簧,也可以是其它环状弹性装置, 本技术在保护套1侧壁上设观察口 11,观察口 11上镶有透明材料,在 保护套l内设分配器4,该分配器4为任一几何体,如可以为下开口容器,钢 液从水口流到保护套1内金属分配器4顶上,分配器4顶部引导钢液进行 飞溅,把下降的钢液导向保护套1内壁,分配器4通过支撑杆与保护套1 相固定连接,保护套1侧壁设有连接真空系统的真空管3,本技术在保 护套1下部设与保护套1相通的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该装置5为上端开口 的金属容器,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中下部四周设钢液流出口 51,使用时, 本技术真空浇铸保护水口由支持架支撑在连铸机平台上,保护套1通 过密封装置2及缓冲装置与钢液中间容器7连接,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下部置于结晶器6内,真空管3与真空设备连接。为防止钢渣吸入到真空管3 内,在真空管3进口处设挡渣装置41,挡渣装置41为任一几何体。为加工 方便、节约成本,本技术可以将保护套1与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做成 一体。本技术的保护套1、吸收动能装置5和金属分配器4为双层容器, 其保护套1、吸收动能装置5容器外壁上分别设有冷却水接头。本技术 保护套1根据需要可以不使用冷却水,如在大包和中间包之间使用时不用 冷却水,这时,吸收动能装置5用耐火材料做内外包裹。本技术还可 在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内设浮动体,该浮动体为任一几何形状实体,浮动 防深冲体可以是锥型和球型或其它几何体,钢液直接冲击浮动防深冲体, 浮动防深冲体对钢液形成一定阻力,防止钢液形成深冲,进一步减少非金属 夹杂物深入钢液。保护套1侧壁上还设润滑剂添加装置、扒渣装置、吹入 惰性气体的装置。润滑剂添加装置、扒渣装置、吹入惰性气体的装置均为 普遍使用的装置。在工作中可以按工作需要利用保护套1上添加润滑剂的 装置向钢液内添加润滑剂,也可以在工作中按工作需要通过扒渣装置清理 润滑渣、及夹杂物漂浮物。通过吹入惰性气体的装置,向保护套1内吹入 惰性气体,防止钢液流注发生二次氧化。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浇铸保护水口,其特征在于真空浇铸保护水口的主体为保护套(1),该保护套(1)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所述保护套(1)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浇铸保护水口,其特征在于:真空浇铸保护水口的主体为保护套(1),该保护套(1)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所述保护套(1)上端设有与钢液中间容器连接的密封装置(2)和环状叠形缓冲装置,在该保护套(1)侧壁上设有连接真空系统的真空管(3)和观察口(11),所述观察口(1)上镶有透明材料,所述保护套(1)内设分配器(4),在所述保护套(1)下部设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该装置(5)为上端开口的金属容器,且与保护套(1)相连通,所述钢液动能吸收装置(5)中下部四周设钢液流出口(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景顺,
申请(专利权)人:肖景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