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探测设备用中性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985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深海探测设备用中性缆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特种电缆,特别适用于水深500米以下的深海探测设备。包括中心填充芯、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光纤单元、接地线、填充阻水材料、径向阻水绕包层、内护层、芳纶加强层和外护层;所述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和光纤单元螺旋绞合在中心填充芯的周围,接地线分布在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和光纤单元之间的间隙中构成缆芯,在缆芯的中心填充芯、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光纤单元和接地线间隙中填充阻水材料,在缆芯外部有径向阻水绕包层,径向阻水绕包层外挤包有内护层,内护层外缠绕有芳纶加强层,在芳纶加强层外挤包有外护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深海探测设备用中性缆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特种电缆,特别适用于水深500米以下的深海探测设备。
技术介绍
按照我国对海洋深度的定义,一般海水深度大于500米为深海。深海探测系统一般包括水下运载器、中继器、脐带缆、升沉补偿装置、绞车以及操作控制台等部分,其中脐带缆包括连接母船与中继器的铠装缆和连接中继器与水下运载器的中性缆。中性缆的特点是其在海水中的密度与海水的密度相等或略小于海水的密度,从而使其在海水中不产生重力(即零浮力),易于定位,最大程度上减小对水下运载器运动状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水下运载器的灵活性。以往的浮力(可控)电缆、浮水电缆、漂浮电缆、拖曳电缆、脐带电缆等主要存在的问题是I)未指明适用水深或适用水深一般较小,不适用于深海探测系统;2)产品结构中未设计接地线,难以保证电路短路、漏电等情况下产生的电流流向大地,不具备电路短路、漏电保护的功能;3)产品结构中未设计径向阻水层,如果护套受到损伤,难以阻止海水侵入缆芯中;4)产品无法在高工作张力状态下工作,即产品不具备高工作拉伸强度;5)为使产品在海水中具备漂浮能力,一般采用单独设计发泡层或发泡填充芯的形式,制造工序复杂,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海探测设备用中性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填充芯、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光纤单元、接地线、填充阻水材料、径向阻水绕包层、内护层、芳纶加强层和外护层;所述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和光纤单元螺旋绞合在中心填充芯的周围,接地线分布在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和光纤单元之间的间隙中构成缆芯,在缆芯的中心填充芯、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光纤单元和接地线间隙中填充阻水材料,在缆芯外部有径向阻水绕包层,径向阻水绕包层外挤包有内护层,内护层外缠绕有芳纶加强层,在芳纶加强层外挤包有外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书鸿栗雪松蔡炳余薛建林张建民马志金谭爱林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