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897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有源矩阵基板(1),其具有设于多个像素各自上的像素电极(12);相对基板(2),其具有与像素电极(12)相对的相对电极(22);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3),其设于有源矩阵基板(1)与相对基板(2)之间;以及一对偏振板(40a、40b),其隔着液晶层(3)相互相对,呈正交尼科尔配置。像素电极(12)具有:十字形状的主干部(12a),其以一对偏振板(40a、40b)的偏振轴(P1、P1)重叠的方式配置;多个支部(12b),其从主干部(12a)向大致45°方向延伸;以及多个狭缝(12c),其形成于多个支部(12b)之间。有源矩阵基板(1)还具有辅助电极(13),其隔着绝缘层与像素电极(12)相对,与像素电极(12)一起构成辅助电容(CS)。辅助电极(13)具有从显示面法线方向观看时与像素电极(12)的多个狭缝(12c)实质上不重合的形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备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取向分割型液晶显示装置中,能提高使用了具有梳齿状微细电极结构的像素电极的情况下的透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取向分割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具有宽视野角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横电场模式(包含IPS模式和FFS模式。)和垂直取向模式(VA模式)。VA模式与横电场模式相比量产性优良,所以能广泛用于TV用途、移动装置用途。作为VA模式,MVA模式使用最广。MVA模式在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在MVA模式中,在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配置直线状的取向限制装置(形成于电极 上的狭缝或者肋),在取向限制装置之间形成4个液晶畴。代表各液晶畴的指向矢的方位角相对于呈正交尼科尔配置的偏振板的偏振轴(透射轴)呈45°的角。将方位角的0°设为钟表的表盘的3点方向,将绕逆时针设为正时,4个畴的指向矢的方位角为45°、135°、225°、315°。这样,将I个像素形成有4个液晶畴的结构称为4分割取向结构或者仅称为4D结构。为了改善MVA模式的响应特性,开发出所谓的“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Technology (聚合物稳定取向)”的技术(有时称为“PSA技术”。)。PSA技术在例如专利文献2 7中公开。PSA技术使预先混合于液晶材料中的光聚合性单体在制作液晶单元后在对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状态下聚合,由此形成取向维持层(“聚合物层”),利用该取向维持层对液晶分子赋予预倾斜。调整使单体聚合时施加的电场的分布和强度,由此能控制液晶分子的预倾斜方位(基板面内的方位角)和预倾角(从基板面起的上升角)。另外,在专利文献3 7中与PSA技术一起公开了使用具有微细的条状图案的像素电极的构成。在该构成中,当对液晶层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与条状图案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取向。这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在现有的MVA模式下液晶分子在与狭缝、肋等直线状的取向限制结构正交的方向取向相对照。微细的条状图案(下面也有时称为“梳齿状微细电极结构”。)的线和空间可以比现有的MVA模式的取向限制装置的宽度小。因此,梳齿状微细电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容易应用于比现有的MVA模式的取向限制装置更小型的像素。图12示出具备具有梳齿状微细电极结构的像素电极512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500。图12是示意性示出与液晶显示装置500的I个像素对应的区域的平面图。如图1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0的像素电极512具有十字形状的主干部512a,其以与呈正交尼科尔配置的一对偏振板(未图示)的偏振轴Pl和P2重叠的方式配置;多个支部512b,其从主干部512a向大致45°方向延伸;以及多个狭缝512c,其形成于多个支部512b间。像素电极512电连接于薄膜晶体管(TFT) 514。图12例示顶栅型的TFT514。从扫描配线515对TFT514供给扫描信号,从信号配线516对TFT514供给图像信号。在图12所示的构成中,扫描配线515以横穿像素的中央的方式配置。以从扫描配线515分支的方式形成有TFT514的栅极电极GE。像素电极512电连接于TFT514的漏极电极DE0如图12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500上设有辅助电容配线518和辅助电容电极(占。辅助电容配线518由与扫描配线515相同的导电膜(即与扫描配线515同电位)形成。辅助电容电极CsE由与TFT514的半导体层SL相同的导电膜(即与半导体层SL同电位)形成。对辅助电容配线518赋予与相对电极(以与像素电极512相对的方式设置)相同的电位。与此相对,对辅助电容电极CsE赋予与像素电极512相同的电位。如图13示意性所示,由像素电极512、与像素电极512相对的相对电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液晶层构成液晶电容(^。与此相对,由辅助电容电极(占、辅助电容配线518 (更严格地为与辅助电容配线518的辅助电容电极CsE重叠的部分)、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绝缘层构成辅助电容Cs。当在具有如上述的梳齿状微细电极结构的像素电极512与相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在各狭缝(即像素电极512的导电膜不存在的部分)512c生成倾斜电场。由这样的 倾斜电场规定液晶分子倾斜的方位(由于电场而倾斜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的方位角成分),在各像素内,在液晶层形成有4个(4种)液晶畴。4个液晶畴各自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位相互不同,所以视野角的方位角依存性降低,实现宽视野角的显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平11-242225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2-357830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3-149647号公报专利文献4 :特开2006-78968号公报专利文献5 :特开2003-177418号公报专利文献6 :特开2003-287753号公报专利文献7 :特开2006-3306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对于中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视觉识别性、节能的观点考虑,期望更高透射率。但是,在使用具有如上述的梳齿状微细电极结构的像素电极512的情况下,不能对与作为不存在导电膜的部分的狭缝512c对应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充分的电压,产生施加电压时的透射率的损失(透射率的下降)。另外,通过设有包含辅助电容配线518那样的不透明构成要素的辅助电容Cs,由此像素的开口率下降,所以由此透射率也下降。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取向分割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提高使用具有梳齿状微细电极结构的像素电极的情况下的光透射率。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有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有源矩阵基板,其具有设于上述多个像素各自上的像素电极;相对基板,其具有与上述像素电极相对的相对电极;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其设于上述有源矩阵基板与上述相对基板之间;以及一对偏振板,其隔着上述液晶层相互相对,呈正交尼科尔配置,上述像素电极具有十字形状的主干部,其以与上述一对偏振板的偏振轴重叠的方式配置;多个支部,其从上述主干部向大致45°方向延伸;以及多个狭缝,其形成于上述多个支部之间,上述有源矩阵基板还具有辅助电极,上述辅助电极隔着绝缘层与上述像素电极相对,与上述像素电极一起构成辅助电容,上述辅助电极具有从显示面法线方向观看时与上述像素电极的上述多个狭缝实质上不重合的形状。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上述辅助电极赋予与上述相对电极相同的电位。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辅助电极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辅助电极的形状与上述像素电极的上述主干部及上述多个支部实质上相同。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辅助电极具有十字形状的主干部,其以与上述像素 电极的上述主干部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多个支部,其以与上述像素电极的上述多个支部重叠的方式从上述辅助电极的上述主干部延伸。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辅助电极的主干部形成有开口部。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有源矩阵基板还具有薄膜晶体管,上述薄膜晶体管与上述像素电极电连接,上述薄膜晶体管包含半导体层,上述辅助电极由与上述薄膜晶体管的上述半导体层相同的半导体材料形成。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有源矩阵基板还具有连接电极,上述连接电极在相邻的像素之间将上述辅助电极彼此电连接。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辅助电极的厚度为IOnm 200nm。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在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岛由纪田坂泰俊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