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合体圆方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89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新型三合体圆方管体,圆方管体内右部、上部和左侧分别设有发射容置腔、接收容置腔和光纤容置腔,在发射器容置腔内设置有45度角斜面,在接收器容置腔内设置有0度限位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安装定位,无需特殊安装限位工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通信单纤双向器件的圆方管体,特别涉及一种三合体圆方管体。
技术介绍
为了在一根光纤中同时实现波长的发射和接收,单纤双向器件中需要安装45度角滤波片以实现发射波长的透射和接收波长的发射,同时为了隔尚发射波长和其它波长对接收产生的串扰,需要在接收端安装O度角滤波片。目前,常用的是一种合体方管体结构,其方法是在圆方管体的探测器容置腔内加工一个45度角的斜面,用于安装45度滤波片,而O度滤波片则采用单独的部件安装或是安装在探测器TO中。采用单独的部件来安装O度波片,一方面增加的部件会增加器件的成本,另一方面则会增加组件的生产工序;而将滤波片安装在探测器TO中则大大增加了 TO的工艺复杂度,并且由于需要高阻硅片等来放置滤波片,同样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三合体圆方管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方管体内右部、上部和左侧分别设有发射容置腔、接收容置腔和光纤容置腔,在发射器容置腔内设置有45度角斜面,在接收器容置腔内设置有O度限位圆孔。按上述方案,所述发射容置腔、接收容置腔和光纤容置腔之间设置有通槽。按上述方案,所述通槽为方形或U形。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 一个件上同时实现45度和O度角滤波片的安装,降低工艺复杂度,减少了原材料,从而减少了材料成本;2. 45度斜面限位和O度限位孔结构便于滤波片的安装定位,无需特殊安装限位工夹;3.单一的通槽即实现了发射、接收和光纤三者之间的通光,且通槽采用线切割加工,不易产生毛刺;4.结构简单紧凑,易加工,功能增加而不增加加工成本。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后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当中。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本技术图I的A向视图;图4本技术图I的B向视图;图5本技术通槽方形形状局部截面图;图6本技术通槽U形形状局部截面图。其中1、圆方管体 2、45度角斜面 3、0度角限位孔 4、通槽 5、发射容置腔 6、接收容置腔7、光纤容置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3、4所示圆方管体I内右部、上部和左侧分别设有发射容置腔5、接收容置腔6和光纤容置腔7,发射器容置腔7内设置45度角斜面2用于安装45度角滤波片,斜面2加工后自然形成三面限位结构,限制波片的安装位置;0度角限位圆孔3设置在圆方管体I的接收器容置腔6内,用于安装O度滤波片,圆孔3直径恰好容纳方形波片,限制波片的位置;发射容置腔5、接收容置腔6和光纤容置腔7之间设置通槽4,通槽的宽度、深度保证三者间光的无障碍传输。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通槽4是方形的。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通槽4是U形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三合体圆方管体,圆方管体内右部、上部和左侧分别设有发射容置腔、接收容置腔和光纤容置腔,在发射器容置腔内设置有45度角斜面,在接收器容置腔内设置有O度限位圆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三合体圆方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容置腔、接收容置腔和光纤容置腔之间设置有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三合体圆方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方形或U形。专利摘要本技术设计一种新型三合体圆方管体,圆方管体内右部、上部和左侧分别设有发射容置腔、接收容置腔和光纤容置腔,在发射器容置腔内设置有45度角斜面,在接收器容置腔内设置有0度限位圆孔。本技术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安装定位,无需特殊安装限位工夹。文档编号G02B6/42GK202710803SQ2012204014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林科, 吴天书, 曹锋光, 关鹤林, 杨现文 申请人: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三合体圆方管体,圆方管体内右部、上部和左侧分别设有发射容置腔、接收容置腔和光纤容置腔,在发射器容置腔内设置有45度角斜面,在接收器容置腔内设置有0度限位圆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科吴天书曹锋光关鹤林杨现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