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线状异形管式建筑用热交换、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7464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状异形管式建筑用热交换、通风系统,包括:外管,置于外管内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外管分隔为内、外两条流体通道,两条流体通道均设置有增压装置;换热翅片,沿外管的轴向设置,安装在分隔板的内壁和外壁上;内流体通道和外流体通道同时伸入建筑物的房间内。或,包括:外管,置于外管内的内管,内、外管形成内、外两条流体通道,两条流体通道均设置有增压装置;换热翅片,沿外管的轴向设置,安装在内管管壁上;内流体通道和外流体通道同时伸入建筑物的房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箱式的热交换器改变成线状异形管式结构,不需吊顶即能安装,且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外形也易于和墙角线条、踢脚线等现有装饰配件融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状异形管式建筑用热交换通风系统,具体说是一种能够镶嵌在墙体中或安装在墙角等不占用房屋高度空间的线状异形管式建筑用热交换、通风系统。技术背景现有以管式、管式翅片式为主体的热交换器是将若干管道、翅片等集合在一个单元箱体内进行运作。现有的家用新风系统的中的建筑用热交换器是也是在此思路上将热交换器制成箱体结构,即将热交换机芯和风扇置于箱体内,箱体的进风和出风口各接一根通风管连接各个房间。此类热交换器的厚度一般在20-25公分,运用于建筑后产生的问题是中国90%以上的住宅层高只有2. 6-2. 7米,需采用吊顶等方式方能安装此类热交换器及其进、出风管管道。吊顶等方式将挤占现有有限的高度空间,会使人感到压抑且不利室内有害气体的散发。因而制约了建筑用热交换器进而影响到家用新风系统的推广使用。目前尚未见不需占用住宅室内高度空间的新型热交换器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建筑用热交换器在使用时需占用房屋高度空间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线状异形管式建筑用热交换、通风系统,该系统可安排在屋顶和墙壁的拐角处,从而有效的减少对房屋高度空间的占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可采用如下两种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状异形管式建筑用热交换、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置于外管内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外管分隔为内、外两条流体通道,两条流体通道均设置有增压装置;换热翅片,沿外管的轴向设置,安装在分隔板的内壁和外壁上;内流体通道和外流体通道同时伸入建筑物的房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秀章李祥宁武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