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国培专利>正文

生物质粉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17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46
一种生物质粉燃烧机,匀速给料装置、料气混合装置、燃烧炉和增氧装置,所述燃烧炉从下至上依次分为初燃室、续燃室和增氧燃室,所述初燃室、续燃室和增氧燃室迂回曲折相通;所述匀速给料装置与所述料气混合装置进料口相连,所述料气混合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初燃室相通,所述增气装置与所述增氧燃室相通,在所述增氧燃室上设有出火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燃烧充分、不会排出黑烟,且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烧生物质粉,如用竹、木、草、农作物秸、谷壳和蔗渣等植物干粉燃烧的生物质粉燃烧机。技术背景每年,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被作为废物丢弃,或简单地在农田里点火燃料,这种做法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使农作物热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 2492756公开了一种压缩农作物秸杆的自动燃烧炉,它由自动给料器,料箱,风机,均压预热气箱,燃烧室,燃烧控制单片机的面板,抽屉式集灰器组成,自动给料器在料箱的底部,料箱通过导料板与燃烧室相连,燃烧室周围是均压预热气箱。这种燃烧炉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燃烧不充分,排出大量黑烟污染空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燃烧充分,且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的生物质粉燃烧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生物质粉燃烧机,匀速给料装置、料气混合装置和燃烧炉,所述燃烧炉从下至上依次分为初燃室、续燃室和增氧燃室,所述初燃室、续燃室和增氧燃室内空迂回曲折相通;所述匀速给料装置与所述料气混合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所述料气混合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初燃室相通,在所述增氧燃室上设有出火口。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燃烧炉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向设置,并与炉内壁相隔一定间距,构成迂回曲折通道。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燃烧炉包括内壁、保温层和外壳,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内壁与外壳之间。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料气混合装置是送料风机。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增氧装置是鼓风机。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匀速给料装置包括料仓和螺旋给料机,所述螺旋给料机位于料仓的下部。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与所述增氧燃室相通。本技术本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燃烧充分、不会排出黑烟,且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燃烧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I和图2,图I和图2揭示的是一种生物质粉燃烧机,匀速给料装置I、料气混合装置2、燃烧炉3和增氧装置4,所述燃烧炉3从下至上依次分为初燃室31、续燃室32和增氧燃室33,所述初燃室31、续燃室32和增氧燃室33内空迂回曲折相通;所述匀速给料装置I与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的进料口 21相连,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的出料口 22与所述初燃室31相通,所述增气装置4与所述增氧燃室33相通,在所述增氧燃室33上设有出火口 34。本技术中,在所述燃烧炉3内设有第一隔板35和第二隔板36,所述第一隔板35和第二隔板36相向设置,并与炉内壁37相隔一定间距,构成迂回曲折通道。所述燃烧炉3包括内壁37、保温层38和外壳39,所述保温层38位于所述内壁37与外壳39之间。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是送料风机。所述增氧装置4是鼓风机。所述匀速给料装置I包括料仓11和螺旋给料机12,所述螺旋给料机12位于料仓11的下部。本技术采用粉体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再遇高温爆燃生热。燃烧室由高温耐火材料、高温隔热材料和钢壳构成,分初燃、续燃和增氧三个部分,分别在初燃室31、续燃室32和增氧燃室33内进行,即能保持高温稳定时间,又可增加粉体停留燃烧时间。料气混合装置2及增氧装置4用变频控制,随着粉体流的不断增加,使爆燃成为接连不断的燃烧,热能输出稳定理想。本技术操作如下,在初燃室31的点火口 40用柴油燃烧机加热至800°C左右,随后关闭点火口 40,改由料气混合装置2持续吹入粉体燃料,在初燃室31内爆燃,打开并调节好增氧装置4,即可以在出火口 34处获得理想的热能。本技术采用三级燃烧,可以达到充分燃烧的程度,燃烧后,从出火口 34处不会排出黑烟。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匀速给料装置(I)、料气混合装置(2)和燃烧炉(3),所述燃烧炉(3)从下至上依次分为初燃室(31)、续燃室(32)和增氧燃室(33),所述初燃室(31)、续燃室(32)和增氧燃室(33)内容迂回曲折相通;所述匀速给料装置(I)与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的进料口(21)相连,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的出料口(22)与所述初燃室(31)相通,在所述增氧燃室(33)上设有出火口(3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炉(3)内设有第一隔板(35)和第二隔板(36),所述第一隔板(35)和第二隔板(36)相向设置,并与炉内壁(37 )相隔一定间距,构成迂回曲折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3)包括内壁(37)、保温层(38)和外壳(39),所述保温层(38)位于所述内壁(37)与外壳(39)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是送料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匀速给料装置(I)包括料仓(11)和螺旋给料机(12),所述螺旋给料机(12)位于料仓(11)的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氧装置(4),所述增氧装置(4 )与所述增氧燃室(33 )相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4)是鼓风机。专利摘要一种生物质粉燃烧机,匀速给料装置、料气混合装置、燃烧炉和增氧装置,所述燃烧炉从下至上依次分为初燃室、续燃室和增氧燃室,所述初燃室、续燃室和增氧燃室迂回曲折相通;所述匀速给料装置与所述料气混合装置进料口相连,所述料气混合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初燃室相通,所述增气装置与所述增氧燃室相通,在所述增氧燃室上设有出火口。本技术本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燃烧充分、不会排出黑烟,且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文档编号F23L5/02GK202709089SQ20122005703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崔国培 申请人:崔国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匀速给料装置(1)、料气混合装置(2)和燃烧炉(3),所述燃烧炉(3)从下至上依次分为初燃室(31)、续燃室(32)和增氧燃室(33),所述初燃室(31)、续燃室(32)和增氧燃室(33)内容迂回曲折相通;所述匀速给料装置(1)与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的进料口(21)相连,所述料气混合装置(2)的出料口(22)与所述初燃室(31)相通,在所述增氧燃室(33)上设有出火口(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培
申请(专利权)人:崔国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