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一种充气式灯罩,可整体漂浮于水面或通过充填密度小于空气的安全气体使其飞到空中,包括:透光外罩、用于容置灯体的内灯囊以及活动门,所述内灯囊自所述透光外罩的表面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门设置在所述透光外罩和所述内灯囊的连接处,所述透光外罩围挡所述内灯囊形成中空的充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充气式灯罩的灯结构。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灯结构整体可在水面漂浮或通过连接绳固定浮在空中,电路控制更加精准,紧固性能和密封性能也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精巧,适应性广,利于成本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可漂浮在水面的具有一定装饰性的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外罩与内罩的连接不牢固导致的灯体与灯罩滑脱,灯体沉水的问题;外罩的密封性能不佳导致的灯罩内进水,极容易发生装饰灯整体无法漂浮在水面的问题。再如,现有技术中此类装饰灯对灯体的发光颜色控制不佳,色彩较为单一,无法形成大面积的图案。可见,现有技术中的该类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在紧固性能、密封性能以及电路控制上均需提闻。此外,现有的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不能满足不同水域环境的装饰要求,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灯结构整体可在水面漂浮,电路控制更加精准,紧固性能和密封性能也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精巧,适应性广,利于成本控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灯罩,包括透光外罩、用于容置灯体的内灯囊以及活动门,所述内灯囊自所述透光外罩的表面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门设置在所述透光外罩和所述内灯囊的连接处,所述透光外罩围挡所述内灯囊形成中空的充气腔。优选的,置入所述充气腔中的气体支撑所述透光外罩的整体为球状、椭球状、立方状、三角状和多边状中的任一形状。优选的,所述透光外罩和所述内灯囊通过高周波压接、胶粘或缝纫工艺连为一体;所述透光外罩和/或所述内灯囊由塑料、布料或皮革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活动门阻隔所述内灯囊在所述透光灯罩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活动门半封闭所述内灯囊的开口端;所述活动门由软体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缝隙。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灯结构,包括透光外罩、内灯囊、活动门以及灯体,所述内灯囊自所述透光外罩的表面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门设置在所述透光外罩和所述内灯囊的连接处,所述透光外罩围挡所述内灯囊形成中空的充气腔;置于所述内灯囊中的所述灯体由所述活动门阻隔在所述透光灯罩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灯体由密封防水材料制成。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灯结构整体可在水面进行漂浮或通过连接绳固定浮在空中,灯体的光线可依次透过内灯囊和透光外罩发光,与周围的水环境交相辉映,产生眩目的装饰效果。同时,相比一般的灯结构及充气式灯罩,电路控制更加精准,紧固性能和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精巧,适应性广,利于成本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灯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灯罩,可装配连接相适配的灯体并 可整体漂浮于水面,包括透光外罩I、用于容置灯体的内灯囊2以及活动门4,所述内灯囊2自所述透光外罩I的表面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门4设置在所述透光外罩I和所述内灯囊2的连接处,所述透光外罩I围挡所述内灯囊2形成中空的充气腔3。优选的,置入所述充气腔3中的气体支撑所述透光外罩I的整体为球状、椭球状、立方状、三角状和多边状中的任一形状。优选的,所述透光外罩I和所述内灯囊2通过高周波压接、胶粘或缝纫工艺连为一体;所述透光外罩I和/或所述内灯囊2由塑料、布料或皮革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活动门4阻隔所述内灯囊2在所述透光灯罩I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活动门4半封闭所述内灯囊2的开口端;所述活动门4由软体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缝隙。以下具体说明本技术充气式灯罩的结构及其工作方式。透光外罩I是由软体材料制成的透光罩体结构,实施时,该软体材料包括如塑料、布料或皮革等材料。本实施例中,透光外罩I的整体呈球状,其形状是通过在其内部进行气体填充后由气体支撑而成。可以理解的是,充气式灯罩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或改变,通过改变透光外罩I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设置的透光外罩I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形状球状、椭球状、立方状、三角状或多边状等常见形状,对透光外罩I形状的改变并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内灯囊2是与透光外罩I相接连设置的中空腔室结构,其自透光外罩I的表面延伸设置,呈倒置的碗状。具体实施中,内灯囊2和透光外罩I可以通过高周波压接、胶粘或缝纫等工艺进行一体连接,便于成本控制。内灯囊2可以采用与透光外罩I相同的软质材料,如塑料、布料或皮革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硬质但透光性好的材料制成,均不影响本技术的实施。内灯囊2的作用是容置与充气式灯罩相适配的灯体,使灯体能够安装在透光外罩I上。实施时,内灯囊2不限制在如图所示的倒置碗状,其可以根据灯体的形状进行相适配的调整,主要满足灯体可置入内灯囊2中即可。充气腔3是由透光外罩I围挡内灯囊2所形成的中空充气区域,通过在充气腔3中充入气体可以实现对透光外罩I的支撑,并使充气式灯罩实现整体漂浮在水面的目的。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通过在充气腔3中充入稀有气体,如氢气,实现充气式灯罩整体能够升空的目的。充气腔3的充放气可以通过在透光外罩上增加气嘴的结构实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可知,透光外罩I的体积与充气腔3和内灯囊2的体积之和大致相同,由于充气腔3的大小决定了灯罩整体的漂浮性能,因此将透光外罩I的尺寸设置为远大于内灯囊2的尺寸,可以形成较大区域的充气腔3,更好的实现其漂浮性能。活动门4是用于对置于内灯囊2中的灯体进行固定的结构,其作用是阻隔内灯囊2在透光灯罩I的内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门4由软体材料制成,并半封闭在内灯囊2的开口端处。活动门4对灯体进行固定是通过在其上设置缝隙的结构实现的当灯体穿过活动门4的缝隙置入内灯囊2的腔室后,灯体一端部便抵顶在活动门4的内壁上,这样灯体便被固定在了内灯囊2中。其他实施方式中,活动门4也可以采用魔术贴、卡固、卡扣等常见干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不影响本使用新型的实施。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灯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透光外罩I、内灯囊2、活动门4以及灯体5,所述内灯囊2自所述透光外罩I的表面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门4 设置在所述透光外罩I和所述内灯囊2的连接处,所述透光外罩I围挡所述内灯囊2形成中空的充气腔3 ;置于所述内灯囊2中的所述灯体5由所述活动门4阻隔在所述透光灯罩I的内部。优选的,灯体5由密封防水材料制成。优选的,灯结构包括上述结构的充气式灯罩。本技术的灯结构在具体装配时,可先通过透光外罩I上设置的充气嘴(未图示)对透光外罩进行充气,气体进入充气腔3将透光外罩I支撑为既有的形状,如图所示的球状。此时,将与充气式灯罩相适配的灯体5安装在充气式灯罩的内灯囊2中,具体的,当灯体5穿过活动门4的缝隙置入内灯囊2的腔室后,灯体一端部便抵顶在活动门4的内壁上,这样,灯体被固定在内灯囊2中,完成了该灯结构在使用前的装配过程。本技术的具有充气式灯罩的灯结构在具体使用时,旋开或推开灯体的按钮,将充气式灯罩连同灯体置入水中,由于充气腔3充入气体的缘故,灯结构整体可漂浮在水面,且由密封防水材料制成的灯体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灯体5的光线依次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式灯罩,可整体漂浮于水面或通过充填密度小于空气的安全气体悬浮于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外罩(1)、用于容置灯体的内灯囊(2)以及活动门(4),所述内灯囊(2)自所述透光外罩(1)的表面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门(4)设置在所述透光外罩(1)和所述内灯囊(2)的连接处,所述透光外罩(1)围挡所述内灯囊(2)形成中空的充气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欧塑五金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