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淑娟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76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它包括有:一第一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凸缘;及一第二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该第二壳体的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壳体的该凸缘接合;至少一个容置沟槽,其上容置至少一个承载板;及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它包括有:一第一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凹槽;及一第二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凸缘,该第二壳体的凸缘与该第一壳体的该凹槽接合;至少一个容置沟槽,其上容置至少一个承载板。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为两个独立的构件,因而有利于进行承载板的设置及发光二极管线路配置,减少承载板结构或发光二极管的连接线路的毁损,借此可降低制作发光二极管灯管的难度及成本,并有利于提高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良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其可直接对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发光二极管进行线路连接的动作,并有利于提高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线路连接的便利性。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 ;Light-Emitting Diode)由于具备有寿命长、体积小、耗电量少、反应速度快、无辐射及单色性发光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指示灯、广告看板、交通号志灯、汽车车灯、显示面板、通讯器具、消费电子等各项产品中。发光二极管在作为一般的照明光源时,通常会选择将外观制作成为灯泡或灯管的形式,以方便使用者进行安装及使用。请参阅图I所示,为现有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灯管10主要包括有一灯管本体11、一承载板13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5。一般地,承载板13为长板状,并可用以承载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5,灯管本体11则为空心柱状,并于灯管本体11的内缘设置有一对容置沟槽111。承载发光二极管15的承载板13可设置在灯管本体11的容置沟槽111内,以完成发光二极管15与灯管本体11之间的连结。在使用时发光二极管15所产生的光源可穿透灯管本体11,借此以达到照明的目的。在制作发光二极管灯管10的过程中,必须先将发光二极管15设置在承载板13的表面,并进行发光二极管15的线路连接,而后再将设置有发光二极管15的承载板13由灯管本体11的一端插入容置沟槽111内,借此完成发光二极管灯管10的制作。然而,在将承载板13插入灯管本体11内缘的容置沟槽111时,将有可能因为不当的施力而造成承载板13或发光二极管15的连接线路的损坏,并导致发光二极管灯管10的良率下降与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主要包括有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在制作时可先将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承载板设置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并进行发光二极管的线路连接,而后再进行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接合,借此将可有效避免在制作的过程中造成承载板或发光二极管连接线路的损坏,并有利于提高制作的良率及降低制作的成本。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中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凸透镜单元,并使得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穿透凸透镜单元,借此以汇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发散光源,并可有效提高发光二极管灯管投射在特定方向的光源亮度。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中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一对凸缘,而第二壳体上则设置有一对凹槽。在使用时可将第一壳体上的凸缘与第二壳体上的凹槽进行接合,使得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构成发光二极管灯管的主体。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中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内缘设置有一对容置沟槽,并可将复数个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的承载板设置于容制沟槽内,借此将有利于减少承载板的使用面积,以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管的制作成本。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其中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缘设置有另一凹槽,可用以容置连接发光二极管的线路,以避免发光二极管的连接线路因拉扯而发生损坏的情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它包括有一第一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凸缘;及一第二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该第二壳体的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壳体的该凸缘接合;至少一个容置沟槽,其上容置至少一个承载板。·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所述承载板设置于所述容置沟槽内,且该承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它包括有一凸透镜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且所述承载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朝向该第二壳体。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均为半圆柱状,且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组合成一个空心柱状的发光二极管灯管。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它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缘。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缘,而所述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缘。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它包括有一第一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凹槽;及一第二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凸缘,该第二壳体的凸缘与该第一壳体的该凹槽接合;至少一个容置沟槽,其上容置至少一个承载板。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所述承载板设置于所述容置沟槽内,且该承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它包括有一凸透镜单元位于该第二壳体的底部,且该承载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朝向该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由透光材质所制成。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均为半圆柱状,且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组合成一空心柱状的发光二极管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为两个独立的构件,因而有利于使用者进行承载板的设置及发光二极管线路配置,以减少在设置承载板或配置发光二极管线路的过程中,造成承载板结构或发光二极管的连接线路的毁损,借此将可以降低制作发光二极管灯管的难度及成本,并有利于提高发光二极管灯管的良率。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可由透光材质所制成,例如可选则由压克力或塑胶材质所制成,使得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可穿透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并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导出发光二极管灯管。设置于承载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朝向第二壳体,使得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源大多经由第二壳体导出发光二极管灯管。在较佳的实施例中,也可进一步于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凸透镜单元,且发光二极管朝向凸透镜单元,并使得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穿透凸透镜单元。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源一般为发散性的光源,通过凸透镜单元的使用将可有效汇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发散光源,并提高发光二极管灯管在特定投射方向的亮度。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高散热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高散热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一实施例的侧面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高散热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具高散热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灯管又一实施例的侧面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发光二极管灯管 11 灯管本体111 容置沟槽13 承载板15 发光二极管20 发光二极管灯管 21 第一壳体211 凸缘23 第二壳体231 第一凹槽233 容置沟槽235 凸透镜单元237 第二凹槽25 承载板27 发光二极管30 发光二极管灯管 31 第一壳体311 凹槽33 第二壳体331 凸缘333 容置沟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请参阅图2及图3,分别为本技术具高散热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侧面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灯管20主要包括有一第一壳体21及一第二壳体23,其中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一凸缘211,而第二壳体23上则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凹槽231及至少一容置沟槽233,且该凸缘211与该第一凹槽231相契合。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及第二壳体23可为半圆柱状,并分别设置有一对凸缘211及一对第一凹槽231,例如可于第一壳体21的内缘设置一对凸缘211,并于第二壳体23的外缘设置一对第一凹槽231,使得第一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第一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凸缘;及一第二壳体,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该第二壳体的第一凹槽与该第一壳体的该凸缘接合;至少一个容置沟槽,其上容置至少一个承载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娟许守竣
申请(专利权)人:张淑娟许守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