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52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其包括:弯头部、以及套设在弯头部上且透明并与弯头部之间形成密闭腔的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耐磨弯头破损时,不仅可防止粉尘等物料外泄而且便于现场巡检人员及时发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气力输送系统中弯头是磨损最大且最容易破损的部位,因此弯头均采用耐磨弯头。然而现有的耐磨弯头根据输送物料性质的不同,常规上采用内衬陶瓷耐磨弯头、耐磨合金弯头、双金属复合弯头,此类弯头虽然具有一定的耐磨功能,可有效的延长弯头的使用寿命,但此类弯头经常长时间的使用后必然会被输送物料磨穿且不能被人及时察觉,造成原料浪费,空气污染;尤其是易燃易爆有剧毒的物料可能导致粉尘爆炸,人身中毒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身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其包括弯头部、以及套设在弯头部上且透明并与弯头部之间形成密闭腔的夹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夹套为耐压的玻璃钢弯管。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在耐磨弯头破损时,不仅可防止粉尘等物料外泄而且便于现场巡检人员及时发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考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弯头部10、以及套设在弯头部10上且透明的夹套20。其中弯头部10呈弧形,且内有输送物料的流道12。夹套20为耐压的玻璃钢弯管,并与弯头部10之间形成密闭腔22。当弯头部10破损时,流道12中的物料会进入弯头部10与夹套20之间的密闭腔22内,而由于夹套20透明可视,可使得现场的巡检人员能及时发现弯头部10破损情况,同时夹套20为耐压玻璃钢管,也可避免物料泄漏至空气中。本技术采用透明耐压的玻璃钢弯管套设在弯头部上,并两者形成一个透明的密闭腔,不仅可防止粉尘等物料外泄而且便于现场巡检人员及时发现。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 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弯头部(10)、以及套设在弯头部(10 )上且透明并与弯头部(10 )之间形成密闭腔(22 )的夹套(2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20)为耐压的玻璃钢弯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其包括弯头部、以及套设在弯头部上且透明并与弯头部之间形成密闭腔的夹套。本技术在耐磨弯头破损时,不仅可防止粉尘等物料外泄而且便于现场巡检人员及时发现。文档编号F16L43/00GK202708437SQ2012202672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陈学军, 陈建奎, 王文 申请人:南京艾尔康威物料输送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耐磨弯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弯头部(10)、以及套设在弯头部(10)上且透明并与弯头部(10)之间形成密闭腔(22)的夹套(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军陈建奎王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尔康威物料输送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