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隔热空心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442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11
保温隔热空心瓦,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左侧边与左斜板底端侧边相连,左斜板顶端侧边与左平板右端侧边相连,左平板左端侧边与左侧板顶端侧边相连,左侧板底端侧边与底板左端侧边相连,左侧板与底板的相连处沿前后方向设有下沟槽,底板右端里侧与右侧板底端侧边相连,底板右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上立钩,上立钩可与下沟槽相配合,顶板右侧边与弧面板左下端侧边相连,弧面板下表面顶端与右侧板顶端侧边相连,弧面板下表面右半部分设有强化筋板,强化筋板下表面可与左侧板上表面相配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刚度大,保温、隔热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防风、防雨效果好的保温隔热空心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隔热空心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屋顶用瓦不仅强度、刚度较低,保温、隔热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防风、防雨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刚度大,保温、隔热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防风、防雨效果好的保温隔热空心瓦。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多个立筋 板,顶板的左侧边与左斜板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斜板的顶端侧边与左平板的右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平板的左端侧边与左侧板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的底端侧边与所述底板的左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与底板的相连处沿前后方向设有下沟槽,下沟槽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底板右端的里侧与右侧板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所述底板的右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上立钩,上立钩可与所述下沟槽相配合,所述顶板的右侧边与弧面板的左下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弧面板下表面的顶端与右侧板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下表面的右半部分设有强化筋板,强化筋板的下表面可与所述左侧板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顶板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设有若干个半圆弧板,每个半圆弧板的板面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半圆弧板的左、右二端侧边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相连为一体。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其中相邻的所述立筋板之间相隔50_100mm,立筋板之间采用1-3个横筋板相连。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为矩形。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在安装时,可让一个保温隔热空心瓦的弧面板的下表面扣住另一个保温隔热空心瓦的左斜板,同时让该保温隔热空心瓦的上立钩插进另一个保温隔热空心瓦的下沟槽,就可以将二块保温隔热空心瓦紧紧地连接为一体了,由于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为中空结构,并且顶板和底板之间沿垂直方向设有多个立筋板,并且二块保温隔热空心瓦之间连接非常紧密。因此,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具有强度、刚度大,保温、隔热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防风、防雨效果好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顶板I和底板2,顶板I和底板2为矩形,顶板I和底板2之间沿垂直方向设有多个立筋板3,顶板I的左侧边与左斜板4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斜板4的顶端侧边与左平板5的右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平板5的左端侧边与左侧板6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6的底端侧边与底板2的左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6与底板2的相连处沿前后方向设有下沟槽7,下沟槽7的开口朝下设置,底板2右端的里侧与右侧板8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底板2的右端沿前后方向设有的上立钩9,上立钩9可与下沟槽7相配合,顶板I的右侧边与弧面板10的左下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10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弧面板10下表面的顶端与右侧板8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10下表面的右半部分设有强化筋板11,强化筋板11的下表面可与左侧板6的上表面相配合,顶板I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设有若干个半圆弧板12,每个半圆弧板12的板面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半圆弧板12的左、右二端侧边与顶板I的上表面相连为一体。参见图2,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相邻的立筋板3之间相隔50_100mm,立筋板3之间采用1-3个横筋板13相连。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在安装时,可让A保温隔热空心瓦的弧面板10的下表面扣住B保温隔热空心瓦的左斜板4,同时让A保温隔热空心瓦的上立钩9插进B保温隔热空心瓦的下沟槽7,就可以将二块保温隔热空心瓦紧紧地连接为一体了,由于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为中空结构,并且顶板I和底板2之间沿垂直方向设有多个立筋板3,并且二块保温隔热空心瓦之间连接非常紧密。因此,本技术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具有强度、刚度大,保温、隔热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防风、防雨效果好的特点。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保温隔热空心瓦,其特征是包括顶板(I)和底板(2),顶板(I)和底板(2)之间设有多个立筋板(3),顶板(I)的左侧边与左斜板(4)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斜板(4)的顶端侧边与左平板(5)的右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平板(5)的左端侧边与左侧板¢)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6)的底端侧边与所述底板(2)的左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6)与底板(2)的相连处沿前后方向设有下沟槽(7),下沟槽(7)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底板(2)右端的里侧与右侧板(8)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所述底板(2)的右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上立钩(9),上立钩(9)可与所述下沟槽(7)相配合,所述顶板(I)的右侧边与弧面板(10)的左下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10)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弧面板(10)下表面的顶端与右侧板(8)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10)下表面的右半部分设有强化筋板(11),强化筋板(11)的下表面可与所述左侧板¢)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顶板(I)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设有若干个半圆弧板(12),每个半圆弧板(12)的板面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半圆弧板(12)的左、右二端侧边与所述顶板(I)的上表面相连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其特征是相邻的所述立筋板⑶之间相隔50-100mm,立筋板(3)之间采用1_3个横筋板(13)相连。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保温隔热空心瓦,其特征是所述顶板(I)和所述底板(2)为矩形。专利摘要保温隔热空心瓦,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左侧边与左斜板底端侧边相连,左斜板顶端侧边与左平板右端侧边相连,左平板左端侧边与左侧板顶端侧边相连,左侧板底端侧边与底板左端侧边相连,左侧板与底板的相连处沿前后方向设有下沟槽,底板右端里侧与右侧板底端侧边相连,底板右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上立钩,上立钩可与下沟槽相配合,顶板右侧边与弧面板左下端侧边相连,弧面板下表面顶端与右侧板顶端侧边相连,弧面板下表面右半部分设有强化筋板,强化筋板下表面可与左侧板上表面相配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刚度大,保温、隔热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防风、防雨效果好的保温隔热空心瓦。文档编号E04D3/35GK202706340SQ20122038910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郑广州, 祁振科 申请人:河南新阳光建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保温隔热空心瓦,其特征是:包括顶板(1)和底板(2),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有多个立筋板(3),顶板(1)的左侧边与左斜板(4)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斜板(4)的顶端侧边与左平板(5)的右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平板(5)的左端侧边与左侧板(6)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6)的底端侧边与所述底板(2)的左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左侧板(6)与底板(2)的相连处沿前后方向设有下沟槽(7),下沟槽(7)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底板(2)右端的里侧与右侧板(8)的底端侧边相连为一体,所述底板(2)的右端沿前后方向设有上立钩(9),上立钩(9)可与所述下沟槽(7)相配合,所述顶板(1)的右侧边与弧面板(10)的左下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10)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弧面板(10)下表面的顶端与右侧板(8)的顶端侧边相连为一体,弧面板(10)下表面的右半部分设有强化筋板(11),强化筋板(11)的下表面可与所述左侧板(6)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顶板(1)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设有若干个半圆弧板(12),每个半圆弧板(12)的板面为弧面向上凸起的半圆弧形,半圆弧板(12)的左、右二端侧边与所述顶板(1)的上表面相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州祁振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阳光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