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用预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45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顶用预制板,该预制板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层,粘接层以及防水层。其中基础层采用发泡混凝土作为材料,粘接层为防水粘接剂层,防水层采用聚碳酸酯层。作为基础层的发泡混凝土由于其具有微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作为防水层的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物理化学性能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形,扭曲等现象。另外聚碳酸酯层的外观整洁美观,能大大提升屋顶的美观度,同时能增加屋顶的利用方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房屋屋顶的预制板。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常见的平顶式楼房而言,房屋顶部均需要进行防水等处理,而且由于屋顶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还需要屋顶所用材料具有保温的功能,降低由于阳光直射而引起的温度升闻幅度。目前楼房屋顶常用的材料是在安装完水泥板之后再铺设保温层,然后再铺设防水层,施工不方便,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顶用预制板,该预制板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层,粘接层以及防水层。其中基础层采用发泡混凝土作为材料,粘接层为防水粘接剂层,防水层采用聚碳酸酯层。作为基础层的发泡混凝土由于其具有微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作为防水层的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物理化学性能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形,扭曲等现象。另外聚碳酸酯层的外观整洁美观,能大大提升屋顶的美观度,同时能增加屋顶的利用方式。为了达到良好的保温防水效果,基础层的厚度优选为3-5厘米,防水层的厚度优选为O. 2-0. 4厘米。本技术所述的屋顶用预制板与目前常见的屋顶用建材相比,在施工时具有明显优势,不再需要在屋顶进行保温层和防水层的单独铺设,省时省力,而且外观美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屋顶用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防水层即聚碳酸酯层,2为粘结层,3为基础层即发泡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顶用预制板,该预制板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层3,粘接层2以及防水层I。其中基础层3采用发泡混凝土作为材料,粘接层2为防水粘接剂层,防水层I采用聚碳酸酯层。作为基础层的发泡混凝土由于其具有微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作为防水层的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物理化学性能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形,扭曲等现象。另外聚碳酸酯层的外观整洁美观,能大大提升屋顶的美观度,同时能增加屋顶的利用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和所掌握的本领域技术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替换或变型,但是这些替换或变型都不应视为脱离本技术构思的,这些替换或变型均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权利 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屋顶用预制板,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层,粘接层以及防水层,其中基础层采用发泡混凝土作为材料,粘接层为防水粘接剂层,防水层采用聚碳酸酯层。2.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屋顶用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的厚度为3-5厘米,防水层的厚度为O. 2-0. 4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顶用预制板,该预制板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层,粘接层以及防水层。其中基础层采用发泡混凝土作为材料,粘接层为防水粘接剂层,防水层采用聚碳酸酯层。作为基础层的发泡混凝土由于其具有微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作为防水层的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物理化学性能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变形,扭曲等现象。另外聚碳酸酯层的外观整洁美观,能大大提升屋顶的美观度,同时能增加屋顶的利用方式。文档编号E04D3/35GK202672500SQ2012202894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陶春 申请人:江苏龙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顶用预制板,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层,粘接层以及防水层,其中基础层采用发泡混凝土作为材料,粘接层为防水粘接剂层,防水层采用聚碳酸酯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