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板屋顶抗震内支架,它是一种用来支撑屋顶预制板的钢铁架。现在地震带居住的人们大多数还是居住预制板做房顶的房屋,这种房屋在大地震时墙身剧烈摇晃,预制板容易在短时间内离开墙顶落下砸烂房屋和伤及人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为人们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强度足够的角钢焊制出的一个屋顶内支架,支架的顶面由一个矩形框和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加强角钢构成,加强角钢的排列方向与屋顶预制板排列方向相垂直。这样当大地震来临房屋剧烈晃动时如果预制板脱离墙头落下则只能落在该支架的顶上,预制板不致于在短时间内压垮支架落下伤人、从面使屋内的人员有足够时间逃离房屋保住性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板屋顶抗震内支架,它是一种用来支撑屋顶预制板的钢 铁架。
技术介绍
以往我国城市居民的房屋都是用预制板扣做屋顶,预制板的两头分别搭在两面墙 的顶上,这种房屋在大地震时墙身剧烈摇晃,预制板容易在短时间内离开墙顶落下砸烂房 屋和伤及人身,这是5. 12汶川大地震造成屋毁人亡的主要原因。但现在在地震带居住的人 们大多数还是居住预制板做房顶的房屋,为了使人们在地震到来时能有较长的时间逃生, 很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器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出一种预制板屋顶抗震内支架,使用它能在遇强 震时支撑住掉下来的预制板延长人们逃生的时间。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用强度足够的角钢焊制出一个支架,支 架的顶面由一个矩形框和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加强角钢构成,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与四根支撑 角钢的上端相焊接,每两根支撑角钢的下端焊有一根垫脚角钢,支架顶面框架上的加强角 钢的排列方向与屋顶预制板排列方向相垂直,垫脚角钢的摆布方向与预制板的排列方向相 平行,两垫脚角钢立边外表面的间距略小于所在两墙面的间距,框架上与加强角钢相平行 的框边与相挨墙面的距离约为30-300mm,支架的高度略小于屋内空间高度。这样当大地震 来临房屋剧烈晃动时如果预制板脱离墙头落下则只能落在该支架的顶上,而该支架的加强 角钢、四根支撑角钢和垫脚角钢的支撑作用会使预制板不致于在短时间内压垮支架落下伤 人、从面使屋内的人员有足够时间逃离房屋保住性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应用实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在该例中本技术是用型号为 L45X45X5的角钢焊成的一个预制板屋顶内支架1,内支架1顶面上的矩形框2上有两根 加强角钢3,加强角钢3的排列方向与预制板4的排列方向垂直,矩形框2的四个角上焊有 四根支撑角钢5,支撑角钢5的下端焊有垫脚角钢6,两垫角钢6的立边外表面的间距略小 于所在两墙面的间距,内支架1的矩形框2的侧面7到相挨墙面8的距离为200mm。在大地 震来临时预制板4从墙头落下必然搁在内支架的顶面上,顶面的矩形框2、加强角钢3、支撑 角钢5和垫脚角钢6则将预制板4支撑住使它不能落下伤人,屋内的人则有足够的时间出逃。本技术特别适合在地震带上的建筑物使用。权利要求一种预制板屋顶抗震内支架,其特征是它是用强度足够的角钢焊制出的一个支架,支架的顶面由一个矩形框和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加强角钢构成,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与四根支撑角钢的上端相焊接,每两根支撑角钢的下端焊有一根垫脚角钢,支架顶面框架上的加强角钢的排列方向与屋顶预制板排列方向相垂直,垫脚角钢的摆布方向与预制板的排列方向相平行,两垫脚角钢立边外表面的间距略小于所在两墙面的间距,框架上与加强角钢相平行的框边与相挨墙面的距离约为30 300mm,支架的高度略小于屋内空间高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板屋顶抗震内支架,它是一种用来支撑屋顶预制板的钢铁架。现在地震带居住的人们大多数还是居住预制板做房顶的房屋,这种房屋在大地震时墙身剧烈摇晃,预制板容易在短时间内离开墙顶落下砸烂房屋和伤及人身。本技术可为人们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是用强度足够的角钢焊制出的一个屋顶内支架,支架的顶面由一个矩形框和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加强角钢构成,加强角钢的排列方向与屋顶预制板排列方向相垂直。这样当大地震来临房屋剧烈晃动时如果预制板脱离墙头落下则只能落在该支架的顶上,预制板不致于在短时间内压垮支架落下伤人、从面使屋内的人员有足够时间逃离房屋保住性命。文档编号E04B1/98GK201746957SQ201020214138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吉岷 申请人:吉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岷,
申请(专利权)人:吉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