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推式洒水车,包括车架、储水箱、车轮、水流管道、水轮箱、水流控制开关和洒水机构,其中水轮箱包括水轮和包裹于水轮外部的水轮壳体,水轮设在随车轮同步转动的车轴上,水轮壳体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水轮箱结构,使得洒水速度取决于洒水车的行走速度,从而保证了洒水量始终保持均匀一致,有效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水资源,通过进一步将水轮箱的进水口设在水轮壳体的靠近手推式洒水车的车头一侧的侧上部,从而使水的重力势能为手推式洒水车的前向行走提供动力,减少了人的体力劳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洒水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推式洒水车。
技术介绍
由于打扫或清洁需要,在很多场所都需要经常对地面进行洒水,若主要依靠人力来运水和洒水,这将是一项非常繁重劳累的工作,并且造成洒水不均匀,用水量大,且效率低下。针对此种情况,目前出现了很多洒水小车,通过借助设备和工具进行洒水,从而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这些洒水小车仍因洒水不均匀而造成用水量大,并且在推动洒水小车时相对费力,从而使用不方便,不能更好地 适应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洒水均匀、用水量平均合理的手推式洒水车,并且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推动更省力的手推式洒水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推式洒水车,包括车架、放置于车架上的储水箱和车轮,在储水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此外,该手推式洒水车还包括水流管道、水轮箱、水流控制开关和洒水机构,其中水轮箱包括水轮和包裹于水轮外部的水轮壳体,水轮设在随车轮同步转动的车轴上,并且水轮壳体的内侧壁与水轮的轮叶实现液密封。水轮箱在其水轮壳体上还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水轮箱的进水口通过水流管道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水轮箱的出水口与洒水机构连通,在储水箱的出水口与水轮箱的进水口之间的水流管道上还设有控制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开关。上述手推式洒水车,其中水轮箱的进水口设在水轮壳体的靠近该手推式洒水车的车头一侧的侧上部。上述手推式洒水车,还在其水轮箱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之间设有与水轮箱并接的水流管道,在该水流管道上设有水流控制开关。上述手推式洒水车,其中的车轮包括两个前轮,每个前轮各自独立地有一个随前轮同步转动的车轴,在每个车轴上各设有一个水轮箱,并且上述两个水轮箱的进水口均通过同一个水流管道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连通,两个水轮箱的出水口与同一个洒水机构连通。上述手推式洒水车,其中的车轮包括两个前轮,每个前轮各自独立地有一个随前轮同步转动的车轴,在每个车轴上各设有一个水轮,并且上述两个水轮均包裹于同一水轮壳体内部,并且水轮壳体的内侧壁与水轮的轮叶实现液密封。上述手推式洒水车,其中的洒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和均匀设在喷水管上的喷水孔,其中喷水管的进水口与水轮箱的出水口连通。上述手推式洒水车,其中的喷水管分为两段,该两段喷水管的进水口均与水轮箱的出水口连通,且该两段喷水管均与地面平行。上述手推式洒水车还包括了制动机构和响铃。上述手推式洒水车,在其车架下部还安装有磁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通过引入水轮箱结构,使得洒水速度取决于手推式洒水车的行走速度,从而保证了手推式洒水车的洒水量始终保持均匀一致,并结合水流控制开关的调节作用,有效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水资源;2、本技术通过进一步将水轮箱的进水口设在水轮壳体的靠近手推式洒水车的车头一侧的侧上部,从而将水的重力势能作用在水轮的轮叶上,使得手推式洒水车向前行走时,水下流的过程能进一步带动水轮轮叶的前向转动,进而为手推式洒水车的前向行走提供动力,减少了人的体力劳动;3、本技术通过进一步在水轮箱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之间设有与水轮箱并接的水流管道和水流控制开关,使得手推式洒水车也能在其所停止的位置处进行洒水,从而完善了其洒水功能;4、本技术通过进一步设有制动机构和响铃,以及用以吸去地面铁物零件的磁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手推式洒水车的结构及功能;5、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易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手推式洒水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手推式洒水车的水流管道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手推式洒水车的水流管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手推式洒水车中水轮箱的水轮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手推式洒水车中水轮箱的水轮结构示意图二。图中车架I,储水箱2,水流控制开关3,水流管道4,前轮5,水轮箱6,水轮7,喷水管8,磁铁9,后轮10,响铃11,车闸12,闸线13,传动杆14,踏板15,挡杆16,横杆17。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图2和图4所示,手推式洒水车包括车架I、放置于车架I上的储水箱2和车轮,其中车轮有两个分别位于车架前部两侧的大的前轮5和一个位于车架后部中间的小的后轮10,车架上设有车把,在储水箱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此外,该手推式洒水车还包括水流管道4、水轮箱6、水流控制开关3和洒水机构,其中水轮箱6包括水轮7和包裹于水轮外部的水轮壳体,水轮7设在随车轮同步转动的车轴上,并且水轮壳体的内侧壁与水轮7的轮叶实现液密封。水轮箱6在其水轮壳体上还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水轮箱6的进水口通过水流管道4与储水箱2的出水口连通,水轮箱6的出水口与洒水机构连通,在储水箱2的出水口与水轮箱6的进水口之间的水流管道4上还设有控制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开关3,上述洒水机构包括喷水管8和均匀分布在喷水管8上的喷水孔,并且喷水管8的进水口与水轮箱6的出水口连通。在上述结构的手推式洒水车被推动行走而工作时,前轮5通过车轴带动水轮箱6内的水轮7同步转动,转动储水箱2内的水经水流管道4和可调节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开关3流入水轮箱6的进水口,并经过水轮箱6的出水口从喷水管8上的喷水孔喷出,完成洒水过程;由于水轮箱6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水流通道被水轮7的轮叶隔离,所以水流从水轮箱6的出水口流出的速度取决于水轮7转动的速度,即取决于手推式洒水车的行走速度。手推式洒水车的行走速度越快,水轮7的轮叶的转动速度越快,从而洒水速度越快,手推式洒水车的行走速度越慢,水轮7的轮叶的转动速度越慢,从而洒水速度也相应的越慢,若手推式洒水车停止行走,则也相应地自动停止洒水。但无论上述行走速度是快或慢,在同样的一段洒水路段内,手推式洒水车带动水轮7转动的圈数是一样的,所以用水量也是一样的,从而保证了手推式洒水车的洒水量始终是均匀一致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上述手推式洒水车的水轮箱6的进水口可设在水轮壳体的靠近该手推式洒水车的车头一侧的侧上部,这样水的重力势能便能作用在水轮7的轮叶上,从而在手推式洒水车向前行走时,水下流的过程能进一步带动水轮7的轮叶的前向转动,从而为手推式洒水车的前向行走提供动力,帮助减少人的体力劳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上述手推式洒水车的喷水管8分为两段,该两段喷水管的进水口均与水轮箱6的出水口连通,且该两段喷水管均与地面平行,在这种结构下,两段喷水管之间的夹角便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若两段喷水管之间的夹角为180°,则由于手推式洒水车的前轮5的阻挡,两段喷水管的总长应限制在手推式洒水车的车身宽度以内;若两段喷水管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则就可避免前轮5的阻挡,此时两段喷水管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长,甚至伸到车身以外,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实际需求。实施例二 作为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在水轮箱6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之间还设有与水轮箱6并接的水流管道,在该并接水流管道上也设有水流控制开关。该水流控制开关通常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只有当手推式洒水车停止在路段上的某一位置,而此时又需要对该位置进行洒水时,则打开上述并接水流管道上的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推式洒水车,包括车架、放置于车架上的储水箱和车轮,在储水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该手推式洒水车还包括水流管道、水轮箱、水流控制开关和洒水机构;水轮箱包括水轮和包裹于水轮外部的水轮壳体,水轮设在随车轮同步转动的车轴上,并且水轮壳体的内侧壁与水轮的轮叶实现液密封;水轮箱在其水轮壳体上还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水轮箱的进水口通过水流管道与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水轮箱的出水口与洒水机构连通,在储水箱的出水口与水轮箱的进水口之间的水流管道上还设有控制水流流量大小的水流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国龙,穆驰,姬祥,艾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邹国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