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该风机接口结构包括位于垃圾箱上的出风口和位于风机上的进风口,并且还包括柔性管,该柔性管包括安装部、接合部和连接该安装部和接合部的柔性管部,所述安装部固定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一者上,所述接合部能够与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另一者相接合。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扫路车,扫路车包括副车架、垃圾箱和根据以上所述的风机接口结构,其中风机固定安装在副车架上,垃圾箱可翻转地安装在副车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机接口结构中通过柔性管接合出风口或进风口,因而无需现场配焊,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和包括该风机接口结构的扫路车。
技术介绍
扫路车是对路面进行垃圾清扫的专用车辆,包括干扫车、湿扫车、洗扫车等。这些类型的扫路车在作业过程中,要求车上配置的风机和垃圾箱上的固定风道连接并联通,以 形成气路循环,从而实现路面垃圾的收集;并且在举升垃圾箱进行卸料(倾倒垃圾)时,需要风机与垃圾箱上的固定风道分离。因而,在风机和垃圾箱风道之间必须具有合适的可分离的连接结构。如图IA和图IB所示,现有技术中扫路车上最常采用的风机2接口结构。具体地,在风机2的进风口 4处设置有密封材料7和密封材料安装槽8,并在垃圾箱I的出风口 3处设置有压板6,当垃圾箱I举升时,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自然分离;当垃圾箱I放下时,出风口 3处的压板6压紧设置在进风口 4上的密封材料7,以实现风道的密闭联接。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上述风机的接口结构中进风口和垃圾箱的平面很难正好平行贴合在一起。因而,在制造时须采用配焊等现场工艺来满足,又由于车内布置非常紧凑,配焊过程十分困难且质量很难保证。一旦垃圾箱或风机装配误差稍大,垃圾箱的出风口和风机的进风口很难对正,将产生额外的风阻,减少风机的有效功率。此外,上述风机的接口结构在扫路车卸料和维护时垃圾箱频繁举升放下,进风口处的密封材料在不规则作用力下容易失效,发生漏风漏水的情况,从而影响扫路车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该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无需现场配焊,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该风机接口结构包括位于垃圾箱上的出风口和位于风机上的进风口,其中,该风机接口结构还包括柔性管,该柔性管包括安装部、接合部和连接该安装部和接合部的柔性管部,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一者上,所述接合部能够与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另一者相接口 ο优选地,所述接合部呈向外逐渐增大的锥形,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另一者的口部相应地呈向外逐渐减小的锥形,并且所述接合部的端部截面大于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另一者的口部截面。优选地,所述安装部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中的一者上。优选地,所述柔性管部为波纹管部。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开口方向为铅垂方向。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扫路车,该扫路车装配方便并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扫路车,该扫路车包括副车架和垃圾箱,并且该扫路车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风机接口结构,其中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垃圾箱可翻转地安装在所述副车架上。本技术的风机接口结构中通过柔性管接合出风口和进风口,因而无需现场配焊,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并且通过将柔性管的接合部与出风口或进风口的口部设置成相配合的锥形结构,达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A是现有技术中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的示意图,图IB是图IA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技术的扫路车风机接口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扫路车处于物料收集状态时风机接口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扫路车处于垃圾卸料状态时风机接口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垃圾箱2风机3出风口4进风口5柔性管51安装部52柔性管部53接合部6压板7密封材料8密封材料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参见图2至图4,本技术涉及一种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该风机接口结构包括位于垃圾箱I上的出风口 3、位于风机2上的进风口 4以及柔性管5。所述柔性管5可以是由橡胶、塑料等材质制成的软管,但不限于这些材质。具体地,所述柔性管5包括安装部51、接合部53和连接该安装部51和接合部53的柔性管部52,其中安装部51可以固定在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中的一者上,在此基础上,接合部53能够与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中的另一者相接合。例如,在如图所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柔性管5的安装部51固定在垃圾箱I的出风口 3上,同时柔性管5的接合部53用于与风机2的进风口 4相接合。为了使接合部53与风机2的进风口 4可以很好地接合并密封,优选地,使接合部53呈向外逐渐增大的锥形,同时使进风口 4的口部相应地呈向外逐渐减小的锥形,并且接合部53的端部截面大于进风口 4的口部截面。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指接合部53朝向柔性管部52的方向视为向内,“向外”是指接合部53朝向进风口 4的方向视为向外。这样,柔性管5的接合部53在与进风口 4接合时,进风口 4的锥形口部能够自导向地实现与进风口 4的对接,而不会出现出风口 3与进风口 4难以对正的问题;并且在出风口 3和进风口4处于接合状态时,由于柔性管5在进风口 4处形成一定压力,保证了风道的密封性。作业时,风机2的进风口 4产生较大的负压,该负压使柔性管5的接合部53可以牢牢地贴合在进风口 4的口部的外壁上,防止污水和气体泄漏。在现有技术中,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倾斜地接合,以防止在垃圾箱I频繁举升放下情况下对密封材料施加作用力而导致的失效。而在本技术中不使用独立的密封材料,因而可以直接使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在铅垂方向接合,即进风口 4的开口方向为铅垂方向,从而在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处于接合的状态下,由于出风口 3和柔性管5的重力作用,使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通过柔性管5可以更好地接合,进而达到密封的作用。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其中,风机接口结构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同样包括位于垃圾箱I上的出风口 3、位于风机2上的进风口 4以及柔性管5,并且柔性管5包括安装部51、接合部53和连接该安装部51和接合部53的柔性管部52。不同的是,该实施方式改变了柔性管5的安装位置,即柔性管5的安装部51固定在风机2的进风口 4上,这样柔性管5的接合部53用于与垃圾箱I的出风口 3相接合。在该实施方式中,接合部53同样呈向外逐渐增大的锥形,同时垃圾箱I的出风口 3的口部相应地呈向外逐渐减小的锥形,并且接合部53的端部截面大于出风口 3的口部截面,因而柔性管5的接合部53在与出风口 3接合时,出风口 3的锥形口部能够自导向地进入锥形的接合部53中,柔性管部52被压缩;并且在出风口 3和进风口 4处于接合状态时,接合部53可以牢牢地贴合在出风口 3的口部的外壁上。在上述两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上述出风口 3或进风口 4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结构等,相应地,由于柔性管5的柔性特点,因而柔性管5的安装部51可以很好地与上述多种截面形状的出风口 3或进风口 4密封贴合。更具体地说,安装部51可以通过卡箍(未显示)固定在出风口 3或进风口 4上,但不限于卡箍固定的方式。关于通过卡箍将柔性管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该风机接口结构包括位于垃圾箱(1)上的出风口(3)和位于风机(2)上的进风口(4),其特征在于,该风机接口结构还包括柔性管(5),该柔性管(5)包括安装部(51)、接合部(53)和连接该安装部(51)和接合部(53)的柔性管部(52),所述安装部(51)固定在所述出风口(3)和进风口(4)中的一者上,所述接合部(53)能够与所述出风口(3)和进风口(4)中的另一者相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邵均,何彪,张星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