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由在挂蓝箱形主桁架前部下面焊接的前支腿和后部下面铰接的后勾座行走小车,前支腿滑动连接凹形滑道,后勾座行走小车勾接在工字钢形轨道上共同构成。前支腿与凹形滑道成滑动工作副。后勾座行走小车中的正压轮和反扣轮与工字钢形轨道上翼面均成滚动工作副。工字钢形轨道通过锚固钢筋锚固在大桥混凝土基础上。凹形滑道直接铺设在大桥混凝土基础的表面上,降低了重心,减少了轨道的数量。后勾座行走小车使挂蓝箱形主桁架移动灵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挂篮重心低,移动稳固快捷、安全可靠,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是跨越河流、峡谷及既有道路大跨度桥梁建设的理想工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砼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挂蓝的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架桥建设中采用了一种较先进的行走挂蓝技术,已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中就存在一种《三角挂篮行走装置》。如图6所示,已有技术的《三角挂篮行走装置》包括后支点的压迫行走机构I和前支点的行进机构II。压迫行走机构I由三个行走小车通过锚固杆锚固在主梁桁架的悬空水平架加长部分上表面构成。该行走小车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使用更不方便。桁架行走时,最先退出工作的小车在桁架行驶一段距离后要拆下并再安装到第一个小车前面接替工作,随着桁架不断滑行,三个小车的接替工作套反复循环重复进行,造成行走工作效率低且小车容易从水平架加长部分上脱落;行进机构II是由滚板通过若干·根滚棒与滑轨滚动连接的,吊篮移动时,滚棒在滑轨上处于自由滚动状态,桁架移动方向由人工手动控制,桁架行走一段距离后,后面的滚棒要不断的通过手工向前移动到滚板下面接替工作,这种接替工作要不间断的反复循环进行直至桁架停止移动为止,此情况下滚棒容易放偏、跑偏。上述压迫行走机构I和行进机构II的安装位置都处在远离地面的位置,造成桁架重心高;桁架通过压迫行走机构I和行进机构II滑行时,由人工用手拉葫芦牵引移动,在重心高、滚棒容易偏移、小车容易脱落情况下,桁架移动具有很大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给出一种安装重心低、直线移动不跑偏、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包括工字钢形轨道,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由在挂蓝箱形主桁架前部下面焊接的前支腿和后部下面铰接的后勾座行走小车,所述前支腿滑动连接在凹形滑道上,所述后勾座行走小车勾接在所述工字钢形轨道上共同构成,所述前支腿由上承板通过若干纵横加强立钢焊接下承板,所述下承板下表面两端对称的各自焊接由两个面板型柱形成的支撑,所述每个支撑底端焊接一个滑动脚板,所述滑动脚板处在所述凹形滑道的凹形槽中,所述每个支撑内测的面板型柱分别向里均布焊接有若干加强肋,所述每两个加强肋之间均通过连接板焊接构成,所述上承板焊接在所述挂蓝箱形主桁架前部下面的底板上,所述后勾座行走小车由主承力板上部焊接由加强筋和立板构成的吊耳,所述吊耳的轴孔中设有钢销轴,所述主承力板下部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处通过两根正压轮轴安装两个正压轮,所述支架下端处通过四根反扣轮轴对称安装四个反扣轮,所述两个正压轮均处在所述工字钢形轨道上翼缘的上表面处,所述四个反扣轮同一面的两个成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反扣轮处在所述工字钢形轨道腹板两侧的上翼缘下表面处共同构成,所述钢销轴与所述挂蓝箱形主桁架后部下面的连接座铰接。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其中所述滑动脚板与所述凹形滑道成滑动工作副,所述正压轮和反扣轮与所述工字钢形轨道上翼面均成滚动工作副。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其中所述工字钢形轨道通过锚固小横梁由锚固钢筋锚固在大桥混凝土基础上,所述凹形滑道直接铺设在大桥混凝土基础的表面上。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其中所述挂蓝箱形主桁架的后部锚固箱梁通过锚固钢筋锚固在大桥混凝土基础上。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的前支腿通过凹形滑道直接放在成形节段混凝土上,减少了轨道的数量,节约了建筑用材。后勾座行走小车的正压轮和反扣轮在挂蓝箱形 主桁架不同的移动阶段进入工作。挂蓝箱形主桁架上后勾座行走小车的正压轮和反扣轮转动,使挂蓝箱形主桁架移动灵活。本技术结构简单、降底了挂篮重心,挂篮移动时稳固快捷、安全可靠,提高了施工效率,杜绝了直线移动时跑偏的危险。本技术锚点直接锚在成形节段混凝土中,锚固时轨道未参与受力,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整体受力更为直接、可靠。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是跨越河流、峡谷及既有道路大跨度桥梁建设的理想工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前支腿的结构安装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前支腿的结构安装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后勾座行走小车的结构安装正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后勾座行走小车的结构安装侧面示意图。图6为已有技术三角挂篮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包括工字钢形轨道3。本技术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由在挂蓝箱形主桁架2前部下面焊接的前支腿7和后部下面铰接的后勾座行走小车1,前支腿7滑动连接在凹形滑道8上,后勾座行走小车I勾接在工字钢形轨道3上共同构成。如图2、图3所示,前支腿7由上承板10通过若干纵横加强立钢12焊接下承板11,下承板11下表面两端对称的各自焊接由两个面板型柱13形成的支撑,每个支撑底端焊接一个滑动脚板16,滑动脚板16处在凹形滑道8的凹形槽中,滑动脚板16与凹形滑道8成滑动工作副,每个支撑内测的面板型柱13分别向里均布焊接有若干加强肋14,每两个加强肋14之间均通过连接板15焊接构成。上承板10焊接在所述挂蓝箱形主桁架2前部下面的底板上。如图4、图5所示,后勾座行走小车I由主承力板17上部焊接由加强筋和立板构成的吊耳18,吊耳18的轴孔中设有钢销轴19,钢销轴19与挂蓝箱形主桁架2后部下面的连接座铰接,主承力板17下部焊接有支架20,支架20上端处通过两根正压轮轴21安装两个正压轮22,支架20下端处通过四根反扣轮轴23对称安装四个反扣轮24,两个正压轮22均处在工字钢形轨道3上翼缘的上表面处,四个反扣轮24同一面的两个成一组,每组的两个反扣轮24处在工字钢形轨道3腹板两侧的上翼缘下表面处共同构成。正压轮22和反扣轮24与工字钢形轨道3上翼面均成滚动工作副。如图I所示,工字钢形轨道3通过锚固小横梁6由锚固钢筋4锚固在大桥混凝土基础上。凹形滑道8直接铺设在大桥混凝土基础的表面上。挂蓝箱形主桁架2的后部锚固箱梁5通过锚固钢筋4锚固在大桥混凝土基础上。 利用本技术承建的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跨A5高速公路连续梁,最大节段长达5m,最大节段重为246t。普通三角形、菱形挂篮以及行走装置无法满足其工作要求。使用本技术,在压浆完成后,即可用20t手拉葫芦9对挂篮前移。挂蓝前移时注意两侧对称,前、后两幅挂篮前移距离之差不大于一米。解除挂篮后锚前,着重检查工字钢形轨道3应有效锁死。松开后锚,使反扣轮24反扣在工字钢形轨道3上,用手拉葫芦9牵引前行。由于凹形滑道8直接落在混凝土上,重心较低,行走较为方便且安全。本技术对于大长度、超重节段连续梁施工极具推广价值。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包括工字钢形轨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运专线自承式挂蓝快速前移装置由在挂蓝箱形主桁架(2)前部下面焊接的前支腿(7)和后部下面铰接的后勾座行走小车(1),所述前支腿(7)滑动连接在凹形滑道(8)上,所述后勾座行走小车(1)勾接在所述工字钢形轨道(3)上共同构成,所述前支腿(7)由上承板(10)通过若干纵横加强立钢(12)焊接下承板(11),所述下承板(11)下表面两端对称的各自焊接由两个面板型柱(13)形成的支撑,所述每个支撑底端焊接一个滑动脚板(16),所述滑动脚板(16)处在所述凹形滑道(8)的凹形槽中,所述每个支撑内测的面板型柱(13)分别向里均布焊接有若干加强肋(14),所述每两个加强肋(14)之间均通过连接板(15)焊接构成,所述上承板(10)焊接在所述挂蓝箱形主桁架(2)前部下面的底板上,所述后勾座行走小车(1)由主承力板(17)上部焊接由加强筋和立板构成的吊耳(18),所述吊耳(18)的轴孔中设有钢销轴(19),所述主承力板(17)下部焊接有支架(20),所述支架(20)上端处通过两根正压轮轴(21)安装两个正压轮(22),所述支架(20)下端处通过四根反扣轮轴(23)对称安装四个反扣轮(24),所述两个正压轮(22)均处在所述工字钢形轨道(3)上翼缘的上表面处,所述四个反扣轮(24)同一面的两个成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反扣轮(24)处在所述工字钢形轨道(3)腹板两侧的上翼缘下表面处共同构成,所述钢销轴(19)与所述挂蓝箱形主桁架(2)后部下面的连接座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锋,张玉芳,刘汉斌,王强,严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