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394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包括全功率取力器、磁电机、有机热载体炉、循环泵和加热器,其中:全功率取电器设置在洒布车底盘上,利用车底盘的动力储存机械能,磁电机与全功率取电器连接,将全功率取电器储存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机热载体炉的一端与磁电机连接,将磁电机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加热其内的导热油,有机热载体炉的另一端与循环泵及沥青罐连接,通过循环泵将导热油导入沥青罐中循环加热沥青;有机热载体炉中间为空腔,空腔内为导热油,空腔中间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与导热油接触,将导热油加热;有机热载体炉一端的壁内设置底座,底座连接电线,电线与磁电机连接,将磁电机产生的电能传导至有机热载体炉;有机热载体炉另一端设置导热油进口及导热油出口,导热油进口与沥青罐连接,导热油出口与循环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节能、低压并能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浙青加热装置,特别指一种浙青洒布车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浙青洒布车与碎石同步封层车是筑、修、养路用的机械设备,其作用是将浙青均匀的洒在路面上,做喷洒、透层、粘层、上下封层及同步封层施工,目前浙青洒布车加热浙青的装置一般采用的装置是燃料油燃烧器提供热能,以导热油为热载体,燃烧器加热导热油然后通过导热油加热浙青,此装置加热效率低,燃油消耗大,环境污染大且提供的温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浙青洒布车加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全功率取力器、磁电机、有机热载体炉、循环泵和加热器的浙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其中全功率取电器设置在洒布车底盘上,利用车底盘的动力储存机械能,磁电机与全功率取电器连接,将全功率取电器储存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机热载体炉的一端与磁电机连接,将磁电机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加热其内的导热油,有机热载体炉的另一端与循环泵及浙青罐连接,通过循环泵将导热油导入浙青罐中循环加热浙青;上述的有机热载体炉中间为空腔,空腔内为导热油,空腔中间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与导热油接触,将导热油加热;上述的有机热载体炉一端的壁内设置底座,底座连接电线,电线与磁电机连接,将磁电机产生的电能传导至有机热载体炉;上述的有机热载体炉另一端设置导热油进口及导热油出口,导热油进口与浙青罐连接,导热油出口与循环泵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电能取代燃油,以电为热源,以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泵强制液压循环,将热能传递给罐内浙青后,返回重新加热,提供了一种不用燃油燃烧器提供热能的装置,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节能、低压并能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装置,优点为具有完备的运行控制和安全检测装置,能实现自动化控制;能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能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热效率高,可达95%以上,控制精度偏差在I度范围内;该设备体积小,安装灵活,解决了路面施工的困难。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有机热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I至2可知,本技术包括包括全功率取力器I、磁电机2、有机热载体炉3、循环泵4和加热器6,其中全功率取电器I设置在洒布车底盘上,利用车底盘的动力储存机械能,磁电机2与全功率取电器I连接,将全功率取电器I储存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机热载体炉3的一端与磁电机2连接,将磁电机2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加热其内的导热油,有机热载体炉3的另一端与循环泵4及浙青罐5连接,通过循环泵4将导热油导入浙青罐中循环加热浙青;有机热载体炉3中间为空腔,空腔内为导热油,空腔中间设置加热器6,加热器6与导热油接触,将导热油加热;有机热载体炉3 —端的壁内设置底座34,底座34连接电线35,电线35与磁电机 2连接,将磁电机2产生的电能传导至有机热载体炉3 ;有机热载体炉3另一端设置导热油进口 32及导热油出口 33,导热油进口 32与浙青罐5连接,导热油出口 33与循环泵4连接。所述的加热器6固定在底座34上,电能经电线35连接至加热器6。所述的循环泵4与浙青罐5通过导热油管连接,有机热载体炉3加热后的热油进入循环泵4导入到浙青罐5,浙青罐(5)中的冷油经导热油进口 32进入有机热载体炉3中重新加热。所述的导热油进口 32设置在导热油出口 33下部,冷油经导热油进口 32进入有机热载体炉3后,从加热器底部上溢,加热器6加热冷油,使其转化为热油,热油上溢至导热油出口 33导入至循环泵4。本技术的结构原理本技术在现有浙青洒布车与碎石同步封层车得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浙青洒布车与碎石同步封层车加热装置系统,由储存车底盘自身功率的全功率取力器、磁电机、有机热载体炉、加热器、循环泵及控制柜组成,安装在特种车底盘上使用。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是将车底盘的动力采用全功率取力器加以利用,通过磁电机产生电能,将加热器直接插入导热油中直接加热,利用循环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压循环,将热量传导给洒布车浙青罐内的浙青,冷油通过循环泵回到加热器中再吸收热量,传导给浙青,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使罐内浙青温度升高,达到作业所需的温度,完成施工任务。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一种浙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功率取力器(I)、磁电机(2)、有机热载体炉(3)、循环泵(4)和加热器(6),其中 全功率取电器(I)设置在洒布车底盘上,利用车底盘的动力储存机械能,磁电机(2)与全功率取电器(I)连接,将全功率取电器(I)储存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机热载体炉(3)的一端与磁电机(2)连接,将磁电机(2)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加热其内的导热油,有机热载体炉(3)的另一端与循环泵(4)及浙青罐(5)连接,通过循环泵(4)将导热油导入浙青罐中循环加热浙青; 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3)中间为空腔,空腔内为导热油,空腔中间设置加热器(6),加热器(6)与导热油接触,将导热油加热; 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3) —端的壁内设置底座(34),底座(34)连接电线(35),电线(35)与磁电机(2)连接,将磁电机(2)产生的电能传导至有机热载体炉(3); 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3)另一端设置导热油进口(32)及导热油出口(33),导热油进口(32)与浙青罐(5)连接,导热油出口(33)与循环泵(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浙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6)固定在底座(34)上,电能经电线(35)连接至加热器(6)。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浙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4)与浙青罐(5)通过导热油管连接,有机热载体炉(3)加热后的热油进入循环泵(4)导入到浙青罐(5),浙青罐(5)中的冷油经导热油进口(32)进入有机热载体炉(3)中重新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浙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油进口(32)设置在导热油出口(33)下部,冷油经导热油进口(32)进入有机热载体炉(3)后,从加热器底部上溢,加热器(6)加热冷油,使其转化为热油,热油上溢至导热油出口(33)导入至循环泵(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包括全功率取力器、磁电机、有机热载体炉、循环泵和加热器,其中全功率取电器设置在洒布车底盘上,利用车底盘的动力储存机械能,磁电机与全功率取电器连接,将全功率取电器储存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机热载体炉的一端与磁电机连接,将磁电机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加热其内的导热油,有机热载体炉的另一端与循环泵及沥青罐连接,通过循环泵将导热油导入沥青罐中循环加热沥青;有机热载体炉中间为空腔,空腔内为导热油,空腔中间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与导热油接触,将导热油加热;有机热载体炉一端的壁内设置底座,底座连接电线,电线与磁电机连接,将磁电机产生的电能传导至有机热载体炉;有机热载体炉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洒布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功率取力器(1)、磁电机(2)、有机热载体炉(3)、循环泵(4)和加热器(6),其中:全功率取电器(1)设置在洒布车底盘上,利用车底盘的动力储存机械能,磁电机(2)与全功率取电器(1)连接,将全功率取电器(1)储存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机热载体炉(3)的一端与磁电机(2)连接,将磁电机(2)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加热其内的导热油,有机热载体炉(3)的另一端与循环泵(4)及沥青罐(5)连接,通过循环泵(4)将导热油导入沥青罐中循环加热沥青;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3)中间为空腔,空腔内为导热油,空腔中间设置加热器(6),加热器(6)与导热油接触,将导热油加热;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3)一端的壁内设置底座(34),底座(34)连接电线(35),电线(35)与磁电机(2)连接,将磁电机(2)产生的电能传导至有机热载体炉(3);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3)另一端设置导热油进口(32)及导热油出口(33),导热油进口(32)与沥青罐(5)连接,导热油出口(33)与循环泵(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锁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永利交通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