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道岔梁的可挠侧支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90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挠式道岔梁的可挠侧支撑板,可挠侧支撑板包括设置于可挠式道岔梁的可挠梁主体侧上方的两个导向板和设置于侧下方的两个稳定板,两个导向板形成导向面,两个稳定板形成稳定面;导向板和稳定板可随可挠梁主体产生沿水平方向的弧形挠度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于挠性变形的轻轨道岔,形成的稳定面和导向面在进行与轨道变道接合时能够平滑过渡,消除稳定面和导向面折线,能够保证轻轨行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乘坐轻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且结构与现有道岔支撑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简化,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制造工期,使用寿命较长,节约使用和维护成本,能够保证轻轨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降低车辆行走噪声,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附属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道岔梁的侧支撑板。
技术介绍
轻轨是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相对高差较大,人口密集,道路狭窄,坡多弯急,交通拥挤的城市来说,轻轨能够很好地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特别是跨坐式单轨交通轻轨,更能适应于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跨坐式单轨交通轻轨的轨道只有一条列车跨座在路轨之上,就是只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承、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技术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车辆的转向架、轨道梁和线路道岔三方面,走行机理完全不同于钢轮钢轨系统,轨道梁承受较大的扭·转荷载。通过上述记载可知,跨座式单轨铁路具有占用空间少,适应地形好,舒适环保等特点;更能适合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城市使用。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结构由轨道梁、支柱(包括托梁、基础)与道岔三部分组成,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道转入另一股道线路的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站、编组站站大量铺设;单轨道岔可以分为关节型道岔和关节可挠型道岔两种。前者道岔转辙时道岔梁在转折点前方形成折线线形;后者道岔转辙时可以使道岔梁近似连续弯成曲线线形。上述结构的道岔在接合轻轨轨道时,稳定面和导向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式道岔梁的可挠侧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可挠侧支撑板包括设置于可挠式道岔梁的可挠梁主体侧上方的两个导向板和设置于侧下方的两个稳定板,两个导向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上两侧形成导向面,两个稳定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下两侧形成稳定面;所述导向板和稳定板可随可挠梁主体产生沿水平方向的弧形挠度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刘波丁国训项林邓飞李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