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废弃含铅玻璃合成纳米铅的设备,尤其适合于含铅电子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废弃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属于纳米金属粉体材料合成技术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是实现最早、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工业监视器、投影仪等终端显示设备。因设备老化以及显示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等原因,全世界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阴极射线管。CRT锥玻璃种中含有大量的铅、钡、锶等重金属,直接填埋会使其中所含的铅等重金属 污染土壤和水体,动植物通过水体吸收各种重金属并随食物链逐渐富集,最终进入人体从而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废弃阴极射线管产生量日益剧增。但含铅玻璃自身稳定性高致使常规脱铅工艺低达不到无害化的要求,同时存在二次污染和回收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在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限制传统脱铅方法的工业化推广,所以市面上还没有真正出现一种可实现含铅玻璃大规模资源化的方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含铅玻璃对人类环境带来的危害,同时变害为利将其转变为高附加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弃含铅玻璃合成纳米铅的真空炉,其特征在于:炉体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真空系统、加热与温控系统、气氛控制系统和水冷捕集系统,具体包括,1?高温炉、2?耐高温磨具、3?加热与温控装置、4?隔温板、5?温度计、6?铅蒸汽冷凝器、7?观察口、8?气氛控制装置、9?纳米铅料斗、10?水蒸气冷凝器、11?集水斗、12?粉尘过滤器、13?真空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付申,邢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