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造金属球的铸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4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连续铸造金属球的铸型,通过铸型的相互串叠组合及按一定方式的运动,可实现对金属球的连续浇铸,浇铸过程中,后继铸球作为先行铸球的补缩冒口,省去了额外的浇铸系统,从而获得很高的工艺出品率,可达95%以上。(*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特种铸造工艺中铸造金属球的铸型,特别是连续铸造金属球的铸型。当前金属球的铸造方法为砂型铸造或金属型铸造。由于球形铸件的比表面积小,散热慢,在铸造过程中补缩困难,所需的补缩系统较大,因而工艺出品率(即铸件重量占铁水总重量的百分数)较低。对于φ100毫米的铸球,砂型铸造的工艺出品率低于65%。小球的工艺出品率则更低。金属型铸球具有尺寸精度高,组织细化,劳动生产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正在普及。现有的金属型铸球工艺可归纳为以下三类1.垂直分型,一型多铸。由于每一型可铸出多个球,生产效率高。采用串铸方式,工艺出品率可达75%。2.水平分型,一型多铸。为了开型取球及补缩的方便,上型的浇口部位一般需放置砂套或其他类型的保温套,有时设置保温冒口。加保温冒口有利于避免缩孔及缩松,且能提高工艺出品率;但操作工序较多,劳动生产率一般低于上述垂直分型。3.一型单铸,加保温浇口。其优点是能够有效地防止缩孔及缩松,操作较为简便。不足之处是劳动生产率低,不适宜铸造小球。上述各种工艺由于均采用单型间断浇注,不可避免地要采用浇冒系统,从而限制了铸球的工艺出品率,一般低于75%。在特种铸造领域内,连续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球连续铸造所用铸型,由型腔,浇注通道(4)排气槽(7)等构成,可分为两个半型完全相同,其特征有三种类型;(1)每型一个球坑其上下端分别与浇注通道相连。(2)每型有大小多个球坑,大球坑的上下端分别与浇注通道相连,大球坑的两侧或 一侧通过内浇道6再串接依次渐小的球坑。(3)每型设置专用浇注、补缩通道,通道的两侧或一侧通过内浇道连接一个球坑,也可向外侧串接依次渐小的球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