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072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线杆生产装置,包括模芯,所述模芯一端设在模芯固定装置上,模芯另一端伸入外模所形成的空间之中,与外模一起构成产品所需的截面形状,从模芯固定装置起,模芯上依次设有模芯水平调节装置、第一组浸渍池、第一组预成型模、第一缠绕机、第二组浸渍池、第二组预成型模、第二缠绕机、第三组预成型模。模芯长度为14.3m,质量为3t。所述模芯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所述第一组预成型模和第二组预成型模各五块,所述第三组预成型模为三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模芯的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这样比较容易调节模芯处于水平位置,而且质量轻,生产出来的电线杆质量也好,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杆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电线杆生产装置模芯的尾部端面不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模芯不能很好的处于水平位置,这样比较不容易调节模芯处于水平位置,而且电线杆的生产装置质量比较重,模芯的长度也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实用、可靠性高,加工成本低的电线杆生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线杆生产装置,包括模芯,所述模芯一端设在模芯固定装置上,所述模芯另一端伸入外模所形成的空间之中,与外模一起构成产品所需的截面形状,从模芯固定装置起,所述模芯上依次设有模芯水平调节装置、第一组浸溃池、第一组预成型模、第一缠绕机、第二组浸溃池、第二组预成型模、第二缠绕机、第三组预成型模。所述模芯长度为14-15m,质量为2. 8-3. 2t,长度适中,质量轻。所述模芯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所述第一组预成型模和第二组预成型模各五块,所述第三组预成型模为三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模芯的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这样比较容易调节模芯处于水平位置,而且质量轻,生产出来的电线杆质量也好,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模芯、2-模芯固定装置、3-外模、4-模芯水平调节装置、5-第一组浸溃池、6-第一组预成型模、7-第一缠绕机、8-第二组浸溃池、9-第二组预成型模、10-第二缠绕机、11-第三组预成型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I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电线杆生产装置,包括模芯1,所述模芯I 一端设在模芯固定装置2上,所述模芯I另一端伸入外模3所形成的空间之中,与外模3 —起构成产品所需的截面形状,从模芯固定装置2起,所述模芯I上依次设有模芯水平调节装置4、第一组浸溃池5、第一组预成型模6、第一缠绕机7、第二组浸溃池8、第二组预成型模9、第二缠绕机10、第三组预成型模11。所述模芯I长度为14-15m,质量为2. 8_3. 2t,长度适中,质量轻。所述模芯I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所述第一组预成型模6和第二组预成型模9各五块,所述第三组预成型模11为三块。第一组浸溃池5和第二组浸溃池8用于浸溃玻璃纤维纱和玻璃纤维连续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模芯I的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这样比较容易调节模芯处于水平位置。从而生产出来的电线杆壁厚均匀、强 度高、质量好,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电线杆生产装置,包括模芯(I),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I) 一端设在模芯固定装置(2)上,所述模芯(I)另一端伸入外模(3)所形成的空间之中,与外模(3)—起构成产品所需的截面形状,从模芯固定装置(2)起,所述模芯(I)上依次设有模芯水平调节装置(4)、第一组浸溃池(5)、第一组预成型模(6)、第一缠绕机(7)、第二组浸溃池(8)、第二组预成型模(9)、第二缠绕机(10)、第三组预成型模(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线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I)长度为14-15m,质量为 2. 8_3. 2t ο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电线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I)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线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预成型模(6)和第二组预成型模(9)各五块,所述第三组预成型模(11)为三块。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电线杆生产装置,包括模芯,所述模芯一端设在模芯固定装置上,模芯另一端伸入外模所形成的空间之中,与外模一起构成产品所需的截面形状,从模芯固定装置起,模芯上依次设有模芯水平调节装置、第一组浸渍池、第一组预成型模、第一缠绕机、第二组浸渍池、第二组预成型模、第二缠绕机、第三组预成型模。模芯长度为14.3m,质量为3t。所述模芯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所述第一组预成型模和第二组预成型模各五块,所述第三组预成型模为三块。本技术具有在模芯的尾部端面设计为具有2-3°的平面,这样比较容易调节模芯处于水平位置,而且质量轻,生产出来的电线杆质量也好,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B29C70/34GK202702638SQ20122039845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跃进, 赵沭通 申请人:中格复合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杆生产装置,包括模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一端设在模芯固定装置(2)上,所述模芯(1)另一端伸入外模(3)所形成的空间之中,与外模(3)一起构成产品所需的截面形状,从模芯固定装置(2)起,所述模芯(1)上依次设有模芯水平调节装置(4)、第一组浸渍池(5)、第一组预成型模(6)、第一缠绕机(7)、第二组浸渍池(8)、第二组预成型模(9)、第二缠绕机(10)、第三组预成型模(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进赵沭通
申请(专利权)人:中格复合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