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0175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的组装定位夹具,其包括承载板、底座、挡板和定位块,承载板设置在底座上,挡板和定位块分别位于承载板相垂直的侧边,挡板和定位块互相垂直,定位块上设有定位柱。利用挡板和定位块形成的双L型定位槽对背光源的背板进行定位,在背板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利用定位块上的定位柱,对导光板定位,从而保证整个导光板组装过程中材料定位的准确。该夹具可消除因人员手法差异造成的组装效果不同。同时,该夹具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该夹具的使用可降低产品对位难度,提升人员作业效率,并大幅减少人员培训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中小尺寸背光源导光板的组装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IXD显示器的关键零部件,其主要由棱镜片、导光板、光源(包括冷阴极管、发光二极体等)、扩散膜、反射膜及外框架等组装而成。背光源组装过程中需保证导光板与背板上边缘留有O. 4mm的缝隙,左侧留有3.6mm的缝隙,以保证框架完全与背板卡合,否则将因为框架高于背板而造成厚度不良。现有的背光源导光板组装技术采用人工定位,定位标准为产品背板上设置的标记线,该方法无法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极易因人员手法差异造成导光板组装偏斜,从而造成背光源成品 尺寸厚度超过上限,产生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板的组装定位夹具,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导光板定位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的组装定位夹具,其包括承载板、底座、挡板和定位块,承载板设置在底座上,挡板和定位块分别位于承载板相垂直的侧边,挡板和定位块互相垂直,定位块上设有定位柱。其中,挡板包括下挡板和右挡板,定位块包括左定位块和上定位块,下挡板、右挡板、左定位块和上定位块分别设置在承载板的四周。其中,左定位块设有向右凸起的定位柱,上定位块设有向下凸起的定位柱,分别用于顶住导光板的侧边。其中,定位柱的表面与定位块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定位柱的厚度小于定位块的厚度。其中,上定位块的长度等于承载板的长度。其中,上定位块均匀设有多个向下凸起的定位柱。其中,底座靠近左侧形成有承载台,承载板位于该承载台上。其中,承载板上设置凹槽,下挡板或右挡板分别嵌入在凹槽内,下挡板、右挡板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设置弹性部件。或者,下挡板的下侧边与承载板铰接,使下挡板可相对于承载板向下翻转。或者,右挡板的右侧边与承载板铰接,使右挡板可相对于承载板向右翻转。(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导光板的组装定位夹具,利用挡板和定位块形成的双L型定位槽对背光源的背板进行定位,在背板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利用定位块上的定位柱,对导光板定位,从而保证整个导光板组装过程中材料定位的准确。该夹具可消除因人员手法差异造成的组装效果不同。同时,该夹具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该夹具的使用可降低产品对位难度,提升人员作业效率,并大幅减少人员培训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上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的俯视图;图2是图I中的组装定位夹具的正视图;图3是图I中的组装定位夹具的立体图; 图4是图I中的组装定位夹具的分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中放入背板后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中放入背板和导光板后的俯视图。其中,1 :承载板;2 :底座;3 :下挡板;4 :右挡板;5 :左定位块;6 :上定位块;7 :背板;8 :导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垂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例如,本技术中的“左定位块”、“上定位块”、“右挡板”、“下挡板”、“上”、“下”、“左”、“右”均是基于图I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言。图I中的上方即为“上”,图I的下方即为“下”,图I中的左侧即为“左”,图I中的右侧即为“右”。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用于组装7英寸导光板,以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明白,本技术的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不限于7英寸导光板,而是可以用于任何尺寸导光板的组装。术语“夹具”又称为“治具”,两者可以互换使用。如图I 一 4所示,该导光板的组装定位夹具,包括承载板I、底座2、挡板和定位块,承载板I设置在底座2上,挡板和定位块分别位于承载板I相垂直的侧边,挡板和定位块互相垂直,定位块上设有定位柱。该导光板的组装定位夹具,利用挡板和定位块形成的双L型定位槽对背光源的背板进行定位,在背板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利用定位块上的定位柱,对导光板定位,从而保证整个导光板组装过程中材料定位的准确。具体而言,挡板包括下挡板3和右挡板4,定位块包括左定位块5和上定位块6,下挡板3、右挡板4、左定位块5和上定位块6分别设置在承载板I的四周,用于定位背光源的背板7。下挡板3、右挡板4、左定位块5和上定位块6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螺钉、螺栓)、焊接、粘贴、嵌入等方式设置在承载板I上。下挡板3和右挡板4形成L型定位槽,左定位块5和上定位块6形成L型定位槽,即,本技术的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形成双L型定位槽,以对背板7进行定位。左定位块5设有向右凸起的定位柱,上定位块6设有向下凸起的定位柱。定位柱 的表面与定位块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定位柱的厚度小于定位块的厚度。当背板7定位完成之后,插入导光板8,左定位块5、上定位块6上的凸起的定位柱,分别用于顶住导光板8的侧边,确保导光板8的精确定位。上定位块6的长度较长,可以稍小于或者等于承载板I的长度,下挡板3、右挡板4和左定位块5的长度相对较短。上定位块6均匀设有多个向下凸起的定位柱,如附图I所示为4个定位柱,但定位柱的数量不限于4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底座2靠近左侧形成有承载台,承载板I位于该承载台上。承载台通常与底座2一体形成,当然也可以分别形成,再连接在一起。另外,为了便于放置背板,下挡板、右挡板设置成可相对于承载板活动,在背板放入双L型定位槽之前,下挡板、右挡板可通过按压陷入承载板中,或者可相对于承载板翻转,在背板放入双L型定位槽之后,下挡板、右挡板弹出,或者翻转回到原始位置,以对背板进行定位。具体而言,承载板I上可以设置凹槽,下挡板3或右挡板4分别嵌入在凹槽内,下挡板3、右挡板4与所述凹槽底部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例如弹簧。放置背板7时,可按压下挡板3或右挡板4,使其陷入承载板1,下挡板3或右挡板4的表面与承载板I的表面平齐,方便放置背板7 ;背板7放入到位后,松开下挡板3和右挡板4,使其弹出,从而顶住背板7。或者,下挡板3的下侧边与承载板I铰接,使下挡板3可相对于承载板I向下翻转。或者,右挡板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组装定位夹具,其包括承载板、底座,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定位夹具还包括挡板和定位块,承载板设置在底座上,挡板和定位块分别位于承载板相垂直的侧边,挡板和定位块互相垂直,定位块上设有定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