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轮、驱动机构,传送带表面开设有纵向槽,传送带表面开设有纵向槽,纵向槽的深度范围为0.1-1mm,纵向槽的宽度与待加工铁氧体材料的非平整底部长度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送带上开槽,在磨不同长度的产品时,槽开不同的宽度。这样在磨加工时,有凸出底部的产品和底部变形的产品,跨过凹槽,这样产品至少有三个点和皮带接触,能基本保证有稳定的底面来进行磨加工。同时产品前后相紧压,基本能保持产品在磨加工时,与砂带垂直稳定进行磨加工。这样能够磨出很平整的磨面,省下了多次磨加工的成本,减少了材料损耗,减少了不合格产品和综合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属于铁氧体磨加工
技术介绍
高档磁性产品有大部份需要磨加工。现在的铁氧体材料在磨加工时,一般都采用效率较高的通过式磨床,但在磨加工时,因工件底部总有不平整,所以采用多刀磨面,磨底,以争取磨面平整。但由于磨加工时,底面不平,磨多刀也较难将产品磨制得很平,两只产品磨面对合时总有或大或小的小间隙。特别是在磨制底部有凸出的产品时,问题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铁氧体磁性 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表面开设有纵向槽,所述纵向槽的深度范围为O. 1-lmm,所述纵向槽的宽度与待加工铁氧体材料的非平整底部长度对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下I、所述传送带表面开设有若干沿横向分布的所述纵向槽。2、所述纵向槽的深度范围为O. 2-0. 4mm。3、所述纵向槽的宽度范围为3-30mm,纵向槽的间隔范围为3_30mm。本技术在传送带上开槽,在磨不同长度的产品时,槽开的宽度与其底部长度对应并小一些。这样在磨加工时,有凸出底部的产品和底部变形的产品,能够跨过凹槽,这样产品至少有三个点和传送带接触,能基本保证有一个稳定的底面来进行磨加工。加工时,产品前后相紧压,基本能保持产品在磨加工过程中,稳定的固定在传送带上进行磨加工,这样能够磨出很平整的磨面,省下了多次磨加工的成本,减少了材料损耗,同时减少了不合格产品和综合成本,一般可以节约成本2-8%。按全行业年产50亿元计,如全部采用此工艺,则每年能节约成本1-4亿元。本公司年产4000吨磁性产品,约能节约成本200-400万元。本技术构思奇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预计推出之后,将受到节能用户的普遍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I为本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俯视图。图3为本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侧视图。图4为图3的A区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I、传送轮2、驱动机构(图中未画出),传送带I表面开设有纵向槽3,纵向槽的深度为O. 2_,纵向槽的宽度与待加工铁氧体材料的非平整底部长度对应。如图2所示,本例中,传送带I表面开设有若干沿横向分布的纵向槽3。相邻纵向槽的间距为20mm。加工时,待加工铁氧体磁性材料横跨的放置于传送带上(工件长度方向与传送带横向方向一致),待加工材料的非平整底部落在纵向凹槽内,使工件与传送带之间至少有三个接触点,从而工件能够平稳的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下方设置有磁性平台,待加工磁性材料在磁性平台的吸引下压住传送带,并随传送带向前运行,传送带上方的砂轮对待加工材料表面进行打磨。产品在磨加工过程中,稳定的固定在传送带上进行磨加工,这样能够磨出很平整的磨面,省下了多次磨加工的成本,减少了材料损耗,同时减少了不合格产品和综合成本。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表面开设有纵向槽,所述纵向槽的深度范围为O. 1-lmm,所述纵向槽的宽度与待加工铁氧体材料的非平整底部长度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表面开设有若干沿横向分布的所述纵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的深度范围为O. 2-0. 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的宽度范围为3-30mm,纵向槽的间隔范围为3_30mm。专利摘要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轮、驱动机构,传送带表面开设有纵向槽,传送带表面开设有纵向槽,纵向槽的深度范围为0.1-1mm,纵向槽的宽度与待加工铁氧体材料的非平整底部长度对应。本技术在传送带上开槽,在磨不同长度的产品时,槽开不同的宽度。这样在磨加工时,有凸出底部的产品和底部变形的产品,跨过凹槽,这样产品至少有三个点和皮带接触,能基本保证有稳定的底面来进行磨加工。同时产品前后相紧压,基本能保持产品在磨加工时,与砂带垂直稳定进行磨加工。这样能够磨出很平整的磨面,省下了多次磨加工的成本,减少了材料损耗,减少了不合格产品和综合成本。文档编号B24B19/22GK202701957SQ20122036993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谢永球 申请人:谢永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氧体磁性材料磨加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表面开设有纵向槽,所述纵向槽的深度范围为0.1?1mm,所述纵向槽的宽度与待加工铁氧体材料的非平整底部长度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球,
申请(专利权)人:谢永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