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条,尤其涉及一种铜丝缠绕的焊条。
技术介绍
目前,铸铁的焊接性较差,焊接中易产生白口和裂纹等缺陷,常用的焊补工艺有热焊工艺和冷焊工艺。热焊就是将工件整体或焊补部位预热到600 700°C,焊后并进行缓冷的焊补工艺。热焊由于预热温度高,减少了焊接接头的温差,改善了接头应力状态,有利于防止裂纹。同时冷速较慢,有利于石墨化过程的进行,有利于防止白口及淬硬组织产生。但热焊施工复杂,能耗大,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并且对于大而厚的工件,补焊区的加热温度往往难于控制均匀,操作难度大。冷焊就是焊前不预热的焊补工艺,由于其焊前不预热,劳动条件好,焊补成本低、焊补周期短,所以往往成为铸件焊补的首选,是铸件焊补的主要方向,特别适合于不能预热或预热困难的大型铸件及已加工面焊补等情况。铸铁之所以焊接性差,焊接易产生白口和裂纹,就是因为铸铁组织先天不足,强度低、塑性差所致。如采用普通的低碳钢焊条焊接,即使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焊条金属的熔合比也达25% 33%,焊条金属含碳量达O. 7% 1.0%,焊条会产生高硬度的脆性组织马氏体,在焊接应力作用下易出现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铜丝缠绕的焊条,可减少焊接时白口的形成,焊接效果更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铜丝缠绕的焊条,包括焊芯,焊芯外表面涂有一层药皮,药皮外缠绕有一层铜丝。铜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药皮外层,且相邻的铜丝之间间隔设置。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在焊条中增加一定的铜元素,使焊条成为铜丝缠绕的焊条,就可以降低高硬度组织的产生,大大提高焊条金属的塑性。而且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丝缠绕的焊条,包括焊芯(1),焊芯(1)外表面涂有一层药皮(2),药皮(2)外缠绕有一层铜丝(3),铜丝(3)呈螺旋状缠绕在药皮(2)外层,且相邻的铜丝(3)之间间隔设置,其特征是:所述铜丝(3)的匝距为2~6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葭菲,蔡郴英,陈云祥,王瑞权,林波,陈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