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服镗杆自身挠度的浮动圆导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515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服镗杆自身挠度的浮动圆导轨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顶丝柱、接头、支撑架、锁紧块及导向块,顶丝柱下部固定在底板上,顶丝柱上部通过接头及销子连接支撑架,顶丝柱左右两侧依次连接锁紧块及导向块,导向块固定在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用于镗杆加工深长镗孔时,能够克服镗杆自身挠度、提高其回转轴线直线精度,提高加工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穿排镗孔时,大型工件及孔轴线直线精度较高的深长镗孔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克服镗杆自身挠度、提高其回转轴线直线精度的浮动圆导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较深长的孔镗加工,一般采用两头轴承定位的穿镗方法,工艺方案一为镗杆上固定一点装刀加工,镗杆作旋转切削轴向固定,移动工件。该工艺的优点是镗出的孔轴心直线性靠平导轨精度保证,该工艺的缺点是(I)加工机床大(需移动重达30吨的工件)要求高,造价高;(2)镗杆长加工刚性差则效率低(工件长达3. 5米,中间悬空要大于7米);中间与两头的孔径相差大,刀具的重量差将改变固定点的挠度。工艺方案二为镗杆上有三个固定点装刀加工,镗杆作旋转及轴向移动切削,工件固定。该工艺的优点是(I)加工机床小,要求低、造价小;(2)镗杆短,刚性好,效率高(中间悬空大于3. 5米);(3)双轴可同时加工。该工艺的缺点是由于镗杆中间悬空、自身挠度直接影响镗出孔的轴心直线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间增加圆导跪支撑,消除镗杆中间悬空部分的重力挠度,而提供一种克服镗杆自身挠度、提高其回转轴线直线精度的浮动圆导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服镗杆自身挠度的浮动圆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板、顶丝柱、接头、支撑架、锁紧块及导向块,所述的顶丝柱下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顶丝柱上部通过接头及销子连接支撑架,所述的顶丝柱左右两侧依次连接锁紧块及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固定在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云明张永平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