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智帆专利>正文

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的烘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885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的烘箱。其包括加热通道、设置在加热通道内的导辊和送热装置,送热装置为循环均流热风装置,其包括回风管、鼓风机和加热器、供热管道和送风管,其中,第一、二供热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加热通道内的前端和后端,第一、二回风管道的入口均位于加热通道中间的侧壁上;所述循环均流热风装置,可确保烘箱内上下风道温度均匀,使电池极片各部分干燥速度一致,将涂布宽度调宽至800mm不会产生“卷边”现象,在电池极片各部分干燥速度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加热干燥装置的长度,加长涂布宽度,同时,提高涂布机运转速度,就可以大大提高电池极片双面涂布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涂布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为干燥过程中的电池极片输送均匀热风的烘箱。
技术介绍
锂动力电池,作为绿色能源,正在全国大力推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是价格昂贵,原因就是生产工艺复杂、耗能太多,其中,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述加热干燥装置是由若干个可以独立操作的烘箱连接构成。现有技术中,加热干燥装置所用的烘箱结构如下 烘箱包括由钢板所制的外壳、紧贴外壳置于烘箱内壁的保温层、由保温层围成的加热通道、加热送热装置和电源供给及控制系统。加热通道分为上风道和下风道,在上风道和下风道内分别设有承载电池极片基材并使该基材移动的许多导辊,导辊负责将所述基材从所述加热干燥装置的前端通过下风道输送至加热干燥装置的后端,再从加热干燥装置的后端通过上风道输送至加热干燥装置的前端,由此,使电池极片上涂料的上下两个涂层面得到加热干燥。所述加热送热装置是由为所述上下风道送热风、排回风的装置,其由送风管、供热管道、加热器、鼓风机和抽风管构成,上下风道的抽风管入口均设于烘箱的前端并分别位于上风道导辊的下方和下风道导辊的下方,由抽风管入口进入的空气经鼓风机、加热器和供热管道由送风管送出,上下风道的送风管的出口均设于烘箱的后端分别位于上风道导辊的上方和下风道导辊的上方,即是说,进风由烘箱的前端进入,经由设于烘箱外的鼓风机、力口热器和供热管道,再由后端排出。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I)由于加热干燥装置是由若干个前后端面为敞口的烘箱(除加热干燥装置的前后两个端面为封闭状态外)连接而成,上述结构,自加热干燥装置的第二个烘箱开始,前一个烘箱的送风管排出的热风由其后端面进入相邻的下一个烘箱的前端面,经下一个烘箱的抽风管又从该烘箱的后端面吹出,以此累加,在整个加热干燥装置的第二个烘箱至倒数第二个烘箱之间,就会形成一股不小的“穿堂风”,“穿堂风”风速很大,首节进冷风,末节排热风,由于电池极片基材轻薄(即为正极片的铝箔或负极片的铜箔),这不仅使位于烘箱中的电池极片,在所述“穿堂风”的吹动下,受到颠簸或摇摆而影响电池极片的干燥均匀性和产品质量,而且,还会使烘箱中的热量随着所述“穿堂风”排往加热干燥装置之外,既损失热量,又会使加热干燥装置出口处温度很高,导致作业人员在该处无法工作。2)由供热管道送入上下风道的热风气流,因上述结构原因,导致其回风管入口处形成负压,气流经回风管、鼓风机、加热器从设于烘箱后端的送风管流出再进入下一节烘箱位于前端的回风管入口处,以此类推,导致整个加热通道中受热不均匀,温度不平衡;而所述气流在由导辊上方经电池极片基材边缘流入导辊下方排出时,气流在电池极片基材边缘的流速较大,由此,又导致电池极片中间区域和边缘干燥速度不一致,边缘干得快,中间干得慢,已经干的地方若继续加热,就会产生“卷边”现象,“卷边”的最大危害是容易造成所卷的基材边缘和烘箱内部机构发生接触、刮擦,导致基材被拉伤,甚至断裂,由此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为减少损失,要停炉、降温中断生产,抢救未损坏的基材,如此,既损失热能,又浪费了材料。3)由于加热通道内的温度不均匀,电池极片中间与边缘的干燥速度不一致,又导致了电池极片涂布宽度不能增加,在确定长度的加热干燥装置的情况下,过宽的电池极片更易产生“卷边”现象,由此,导致通过加长电池极片的涂布宽度来提高生产效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涂布宽度仅在500mm之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烘箱内热量分布均匀性,并且可使该烘箱内电池极片各部分涂层干燥速度一致的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的烘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的烘箱,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加热通道、设置在加热通道内的承载基材移动的导辊和送热装置,所述送热装置为循环均流热风装置,其由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组成,两个装置均包括依次连接相通的回风管、设置在加热通道外的鼓风机和加热器、供热管道和送风管,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一供热管道的出口位于加热通道内上风道导辊上方的前端并通过第一送风管将热风送入上风道中,第一装置的第一回风管道的入口位于所述上风道导辊下方加热通道中间的侧壁上;第二装置的第二供热管道的出口位于加热通道内下风道导辊上方的后端并通过第二送风管将热风送入下风道中,第二装置的第二回风管道的入口位于所述下风道导辊下方加热通道中间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的结构和形状相同,其截面形状为圆形、长方形或椭圆形。在所述送风管接近导辊一面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的风嘴孔,所述风嘴孔的设置密度,由所述送风管的中心至边缘递减。所述送风管上由全部风嘴孔流出的总气体流量大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回风管道入口的气体流量。所述风嘴孔通过冲压机由送风管外向送风管内冲压而成。在加热通道侧壁上间隔设有烘箱视窗,在该侧壁的中间位置设有温度控制箱,所述鼓风机和加热器设于加热通道的下方。所述加热通道的前后两个端面至少一个为上端向外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O — O. 75度。在所述加热通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设有保温门扇,保温门扇上设有允许所述基材穿过的狭缝,在所述侧壁的前端或后端并列设有两个仪表箱。在所述保温门扇的下方设有将所述支架与加热通道外壳间的敞口封闭的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用的烘箱具有循环均流热风装置,确保烘箱内的上下风道温度均匀,使电池极片在干燥过程中受热均匀,从中间至边缘干燥速度一致,因而,将涂布宽度调宽至800_仍不会产生“卷边”现象,在电池极片各部分干燥速度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加热干燥装置的长度,加长涂布宽度,同时,提高涂布机运转速度,就可以大大提高电池极片双面涂布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图I中A — A剖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上风道剖视图。图4为图I的左视下风道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示意图。·说明书附图标记如下烘箱I、前端11、后端12、外壳13、支架14、保温门扇15、封板16、温度控制箱17、仪表箱18、烘箱视窗19、加热通道2、导辊21、电池极片22、倾斜面23、夹角β、鼓风机24、加热器25、上风道3、第一装置31、第一供热管道32、第一送风管33、第一回风管道34、下风道4、第二装置41、第二供热管道42、第二送风管43、第二回风管道44、风嘴孔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的烘箱,为两端面敞口的垂直截面形状是方形的加热通道2,该加热通道2的外壳13由钢板所制且固定在支架14上,在其内部的四壁设有保温层,加热通道2分上风道3和下风道4,每个风道内均设有承载电池极片基材22移动的多根导辊21,每根导辊21水平设置并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导辊21由加热通道2的前端11 (图I中的左边)间隔设置并延伸至加热通道2的后端12 (图I中的右边),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的导辊21将输送置于其上的电池极片基材22按设定的方向移动。本技术烘箱I的送热装置为循环均流热风装置,该装置又由第一装置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的烘箱,包括固定在支架(14)上的加热通道(2)、设置在加热通道(2)内的承载基材移动的导辊(21)和送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热装置为循环均流热风装置,其由第一装置(31)和第二装置(41)组成,两个装置均包括依次连接相通的回风管、设置在加热通道(2)外的鼓风机(24)和加热器(25)、供热管道和送风管,其中,第一装置(31)的第一供热管道(32)的出口位于加热通道(2)内上风道(3)导辊(21)上方的前端(11)并通过第一送风管(33)将热风送入上风道(3)中,第一装置(31)的第一回风管道(34)的入口位于所述上风道(3)导辊(21)下方加热通道(2)中间的侧壁上;第二装置(41)的第二供热管道(42)的出口位于加热通道(2)内下风道(4)导辊(21)上方的后端(12)并通过第二送风管(43)将热风送入下风道(4)中,第二装置(41)的第二回风管道(44)的入口位于所述下风道(4)导辊(21)下方加热通道(2)中间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智帆
申请(专利权)人:钟智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