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节约用地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高效节能组合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包括由正向和反向涂布头构成的涂布装置、开卷机、收卷机和加热烘干装置,将两套独立运转的双面涂布机,分上涂布机和下涂布机按上下叠加的方式设置,开卷机、收卷机和涂布装置分别设置在上下涂布机的两端,所述加热烘干装置由至少两台带有循环均流热风装置的均流烘箱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涂布机占地面积,节约用地成本;改善了涂布机周边的作业环境,提升了工作现场的管理水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均流烘箱,可将电池极片的涂布宽度调宽至800mm仍不产生卷边,由此,加长烘干装置长度,提高涂布机运转速度,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涂布机,特别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能大规模生产且占地面积又小的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
技术介绍
锂动力电池,作为绿色能源,正在全国大力推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是价格昂贵,原因就是生产工艺复杂、耗能太多且设备占地面积太大。特别是极片涂布机,设备庞大、所占厂房面积较多,用地成本非常高(特别是地价、房价飙升的情况下),而且设备运转时,所耗电能又多;又由于受工艺条件的限制,极片涂布机各单元设备的布局又非常紧凑,极大地影响了现场操作人员的作业空间,由此也制约了极片涂布机所涂极片宽度向更宽的方向发展。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为水平直线型设置,为了节省用地面积,通常加热装置的总长度设计的较短,一般为18米,开卷机和收卷机一前一后设置在涂布机的同一侦U,为了使涂布机能够正常走带,防止出带、回带发生冲突,不得已将收卷机的回带,不是横跨开卷机上方设置,就是穿越开卷机下方设置,从而加长了走带长度,影响了涂布定位精度,而且开卷机、收卷机周围空间狭窄,叉车开不进,吊车够不着,使大件原料无法搬运,只能将其拆成一百公斤以下小件,由人工搬运装卸,由此,也制约了电池极片卷轴的最大直径。通常,最大直径为400mm。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节约用地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高效节能组合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要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高效节能组合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包括由正向和反向涂布头构成的涂布装置、开卷机、收卷机和加热烘干装置,将两套独立运转的双面涂布机,分上涂布机和下涂布机按上下叠加的方式设置,上涂布机安装在设于下涂布机上方的工作平台上,下涂布机的第一开卷机和第一收卷机分别设置在下涂布机一端的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方和上方;上涂布机的第二开卷机和第二收卷机分别设置在下涂布机另一端的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方和上方;下涂布机的第一正向涂布头位于所述第一开卷机与下涂布机的加热烘干装置的一端之间,下涂布机的第一反向涂布头位于第二开卷机与下涂布机的加热烘干装置的另一端之间;上涂布机的第二正向涂布头位于所述第二收卷机与上涂布机的加热烘干装置的一端之间,上涂布机的第二反向涂布头位于第一收卷机与上涂布机的加热烘干装置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加热烘干装置由至少两台带有循环均流热风装置的均流烘箱构成。每台均流烘箱的所述循环均流热风装置均由其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的热风喷管、热风管道、加热器、鼓风机和回风管道组成,其中,向所述均流烘箱的上烘干通道供给热风的第一热风喷管和向下烘干通道供给热风的第二热风喷管,以垂直于基材运行方向的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均流烘箱的前后两端;由所述均流烘箱的上烘干通道排风的第一回风口和由下烘干通道排风的第二回风口均设于所述均流烘箱的中部。所述第一热风喷管和第二热风喷管的气体流量大于对应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的气体流量。所述第一热风喷管和第二热风喷管上的通孔为圆孔,所述通孔的设置密度由所述喷管的中心向边缘递减。所述上、下涂布机的加热烘干装置的均流烘箱呈首尾前后串联组成,整个加热烘干装置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工作平台的形状相同均为开口向下的拱形。所述工作平台的高点距工作地面的垂直距离为3. 5米,所述加热烘干装置的垂直高度为2. O米。所述涂布装置设置于通有洁净空气的密闭空间。 所述上涂布机和下涂布机涂布电池极片的有效宽度为800mm。所述加热烘干装置水平长度为40米。将至少两组所述的上涂布机和下涂布机并列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下,构成集群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高效节能组合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采用将现有技术中的两套水平设置的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按上下叠加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且将水平设置改为拱形设置以及对涂布机其它工艺设备的合理布局的结构,使得本技术大大减少了安装所需的占地面积,节约了用地成本;将涂布机的工艺设备诸如开卷机、收卷机和涂布装置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前提下合理布局,使涂布机周边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提升了工作现场的管理水平;本技术所用的均流烘箱具有循环均流热风装置,使电池极片在干燥过程中受热均匀,从中间至边缘干燥速度一致,由此,将涂布宽度调宽至800_仍不会产生卷边不良,在此情况下,可加长加热烘干装置的长度,提高涂布机运转速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 — 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均流烘箱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标记如下下涂布机I、第一开卷机11、第一收卷机12、第一正向涂布头13、第一反向涂布头、上涂布机2、第二开卷机21、第二收卷机22、第二正向涂布头23、第二反向涂布头24、加热烘干装置3、电池极片4、工作平台5、角钢支架51、导辊6、循环均流热风装置的均流烘箱7、上烘干通道71、下烘干通道72、热风管道73、加热器74、鼓风机75、回风管道76。本技术的高效节能组合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是将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涂布机按照上下叠加的方式设置,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提高生产效率、拓宽电池极片的涂布宽度和改善现场环境、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即可以使用电动叉车将大件原材料集中、顺畅地运至工作现场,诸如浆料管道、铜箔铝箔卷料等大件较重材料的运输)。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由正向和反向涂布头构成的涂布装置、开卷机、收卷机和加热烘干装置3,其具体设置是将两套相同结构、相同类型的独立运转的双面涂布机,分上涂布机2和下涂布机I按上下叠加的方式设置,也可以采用并列的方式,把多组所述的上涂布机2和下涂布机I按照上下叠加形式(又称叠罗汉的形式),组合成大型的、集群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图3所示的是四组上涂布机2和下涂布机I构成的集群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的俯视图,如此安排不仅大大缩小涂布机的占地空间,节约用地成本,而且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涂布机开卷机和收卷机因设置于同一平面相同侧位置而产生的开卷机出带与收卷机回带走向设计不科学的问题,简化了电池极片4由开卷机至收卷机的流水行程。所述的每套涂布机都包括开卷机、收卷机、正向涂布头、反向涂布头、承载电池极片4传动的导辊6和由许多个烘箱呈首尾前后串联构成的加热烘干装置3,所述开卷机、收 卷机、正向、反向涂布头均设置于加热烘干装置3的首端或尾端,所述导辊6分上下两层均设于所述加热烘干装置内部并由加热烘干装置的首端延伸至尾端再由该尾端延伸至所述的首端,导辊6将电池极片4由开卷机端经正向涂布头、加热烘干、反向涂布头、加热烘干传至收卷机端。在下涂布机I的上方设有由角钢支架51和钢板搭建的工作平台5 (该工作平台5也可以是楼层隔板),所述的上涂布机2位于工作平台5之上并与之固定连接,下涂布机I位于工作平台5之下并固定在地面上。下涂布机I的第一开卷机11和第一收卷机12分别设置在下涂布机一端的所述工作平台5的下方和上方;上涂布机2的第二开卷机21和第二收卷机22分别设置在下涂布机I另一端的所述工作平台5的下方和上方;下涂布机I的第一正向涂布头13位于所述第一开卷机11与下涂布机I的加热烘干装置3的一端之间,下涂布机I的第一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包括由正向和反向涂布头构成的涂布装置、开卷机、收卷机和加热烘干装置(3),其特征在于:将两套独立运转的双面涂布机,分上涂布机(2)和下涂布机(1)按上下叠加的方式设置,上涂布机(2)安装在设于下涂布机(1)上方的工作平台(5)上,下涂布机(1)的第一开卷机(11)和第一收卷机(12)分别设置在下涂布机(1)一端的所述工作平台(5)的下方和上方;上涂布机(2)的第二开卷机(21)和第二收卷机(22)分别设置在下涂布机(1)另一端的所述工作平台(5)的下方和上方;下涂布机(1)的第一正向涂布头(13)位于所述第一开卷机(11)与下涂布机(1)的加热烘干装置(3)的一端之间,下涂布机(1)的第一反向涂布头(14)位于第二开卷机(21)与下涂布机(1)的加热烘干装置(3)的另一端之间;上涂布机(2)的第二正向涂布头(23)位于所述第二收卷机(22)与上涂布机(2)的加热烘干装置(3)的一端之间,上涂布机(2)的第二反向涂布头(24)位于第一收卷机(12)与上涂布机(2)的加热烘干装置(3)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加热烘干装置(3)由至少两台带有循环均流热风装置的均流烘箱(7)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智帆,
申请(专利权)人:钟智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