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8549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法造粒机,包括机座、动力系统、造粒系统、进料口、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和造粒系统纵向布置在机座上,动力系统带动造粒系统工作,所述造粒系统由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连接组成,所述上筒体上部连接进料口,内部设置有喷嘴,所述中筒体和下筒体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铰刀,所述下筒体侧部连接出料仓,下部连接在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各种装置配备协调匀称,有机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性能可靠,连续自动成型制粒,成粒率高、颗粒大小控制便利、能耗小、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陶瓷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干法造粒机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陶瓷生产原料用的粉状物料制粒大部采用自由成型制粒、熔融制粒、强制制粒等湿法造粒,无一例外都需要添加剂,且物料成粒后,还需要烘干等过程,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制粒的成本较高,且制粒后外观及物料性质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目前,干法造粒机的产生虽然克服了湿法造粒机的一些不足,但结构设计还不够合理,应用范围也较小,产量和成粒率都偏低,能耗也高,粉尘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产量大,能耗低,成粒率高,适合在建筑陶瓷生产上使用的干法造粒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法造粒机,包括机座、动力系统、造粒系统、进料口、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和造粒系统纵向布直在机座上,动力系统带动造粒系统工作,所述造粒系统由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连接组成,所述上筒体上部连接进料口,内部设置有喷嘴,所述中筒体和下筒体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铰刀,所述下筒体侧部连接出料仓,下部连接在机座上。所述动力系统由电机、减速器、大带轮、V带、小带轮、主轴构成,所述大带轮和小带轮固接在机座上,所述大带轮连接减速器,减速器连接电机,所述小带轮连接主轴,所述大带轮和小带轮通过V带相连接。所述铰刀垂直设置在主轴上,上中下共设置三层,每层铰刀有四片桨叶。所述桨叶螺旋面与水平的倾角为20°。上述主轴上设置有轴套。上述喷嘴连接有喷嘴控制器。上述出料仓上设置有观察窗。上述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采用法兰连接。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各种装置配备协调匀称,有机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性能可靠,连续自动成型制粒,成粒率高、颗粒大小控制便利、能耗小、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2、本机各装置采用多种密封形式组合使用,使工作轴承始终处在良好环境下运行,同时消除粉尘外溢,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排除由于粉尘而可能引起的事故。3、整个工艺过程无需添加任何添加剂,确保了物料的化学性质及外观质量不会改变,能明显改变物料的物理性能及使用性能,减少结块,便于贮存、运输,同时因为不用烘干步骤,节约了大量的能源,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4、因此在建筑陶瓷生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干法造粒机半剖面结构图I、电机,2、减速器,3、V带,4、主轴,5、铰刀,6、喷嘴,7、喷嘴控制器,8、上筒体,9、出料仓,10、观察窗,11、机座,12、大带轮,13、小带轮,14、进料口,15、中筒体,16、下筒体,17、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干法造粒机,包括机座、动力系统、造粒系统、进料口、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和造粒系统纵向布直在机座11上,动力系统带动造粒系统工作,所述造粒系统 由上筒体8、中筒体15和下筒体16通过法兰连接组成,所述上筒体8上部连接进料口 14,内部设置有喷嘴6,所述中筒体15和下筒体16内部设置有主轴4和轴套17,所述主轴4上中下共垂直设置三层铰刀5,每层铰刀5有四片桨叶,桨叶螺旋面与水平的倾角为20°,所述下筒体16侧部连接出料仓9,下部连接在机座11上。 所述动力系统由滑差式电机I、减速器2、大带轮12、V带3、小带轮13、主轴4构成,所述大带轮12和小带轮13固接在机座11上,所述大带轮12连接减速器2,减速器2连接电机I,所述小带轮13连接主轴4,所述大带轮12和小带轮13通过V带3相连接。所述上筒体8外部设置有喷嘴控制器7,可以控制喷嘴6的出水量。所述出料仓9上设置有观察窗10。本干法造粒机通过主轴4上铰刀5的旋转速度和喷嘴6的喷水量来调整造粒的大小及含水量,便于适用于各种建筑陶瓷砖的生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干法造粒机,包括机座、动力系统、造粒系统、进料口、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和造粒系统纵向布直在机座(11)上,动力系统带动造粒系统工作,所述造粒系统由上筒体(8)、中筒体(15)和下筒体(16)连接组成,所述上筒体(8)上部连接进料口(14),内部设置有喷嘴(6),所述中筒体(15)和下筒体(16)内部设置有主轴(4),所述主轴(4 )上设置有铰刀(5 ),所述下筒体(16 )侧部连接出料仓(9 ),下部连接在机座(11)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干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由电机(I)、减速器(2)、大带轮(12)、V带(3)、小带轮(13)、主轴(4)构成,所述大带轮(12)和小带轮(13)固接在机座(11)上,所述大带轮(12 )连接减速器(2 ),减速器(2 )连接电机(I),所述小带轮(13)连接主轴(4),所述大带轮(12)和小带轮(13)通过V带(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干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5)垂直设置在主轴(4)上,上中下共设置三层,每层铰刀(5)有四片桨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螺旋面与水平的倾角为20°。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干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上设置有轴套(17)。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干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6)连接有喷嘴控制器(7)。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干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仓(9)上设置有观察窗(10)。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干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8)、中筒体(15)和下筒体(16)采用法兰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干法造粒机,包括机座、动力系统、造粒系统、进料口、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和造粒系统纵向布置在机座上,动力系统带动造粒系统工作,所述造粒系统由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连接组成,所述上筒体上部连接进料口,内部设置有喷嘴,所述中筒体和下筒体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铰刀,所述下筒体侧部连接出料仓,下部连接在机座上。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各种装置配备协调匀称,有机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性能可靠,连续自动成型制粒,成粒率高、颗粒大小控制便利、能耗小、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文档编号B01J2/22GK202700461SQ20122040524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黄志诚, 吴南星, 陈涛, 肖志锋, 黄明 申请人:景德镇陶瓷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法造粒机,包括机座、动力系统、造粒系统、进料口、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和造粒系统纵向布置在机座(11)上,动力系统带动造粒系统工作,所述造粒系统由上筒体(8)、中筒体(15)和下筒体(16)连接组成,所述上筒体(8)上部连接进料口(14),内部设置有喷嘴(6),所述中筒体(15)和下筒体(16)内部设置有主轴(4),所述主轴(4)上设置有铰刀(5),所述下筒体(16)侧部连接出料仓(9),下部连接在机座(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诚吴南星陈涛肖志锋黄明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陶瓷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