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弯管组件和具有该面罩弯管组件的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90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罩弯管组件和具有该面罩弯管组件的面罩。该面罩弯管组件,包括:弯管,其包括进气段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在两者的端部成角度地连接;通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弯管上,所述通气装置上设置有通气孔;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弯管内部靠近所述通气装置处,所述阀门具有能够使所述弯管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外界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能够封闭所述通气孔的关闭位置,所述阀门构造为当输送气体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且当停止输送气体时所述阀门自动进入所述打开位置。该面罩弯管组件能够在气体提供装置停止输送可供呼吸的气体时保证使用者的正常呼吸,避免对使用者使用(尤其是夜间使用)产生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罩弯管组件和具有该面罩弯管组件的面罩。技术背景为了使人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能够顺畅地进行呼吸以维持人体器官的正常代谢,各种面罩应运而生,例如用于治疗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暂停和其它呼吸紊乱现象的呼吸辅助设备的呼吸面罩、用于在复杂环境下的防毒面罩等等。面罩通常包括使用者接触装置和与使用者接触装置连接的输气管,输气管可以将气体提供装置提供的可供呼吸气体输送给使用者。当该呼吸面罩正常使用时,通常会保持输气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将可供呼吸的气体都提供给使用者。然而,当气体提供装置出现故障或其它问题而停止工作时,由于没有可供呼气的气体来源,这种良好的密封性反而会给使用者带来困扰,甚至带来危险。尽管使用者接触装置上会设置若干将使用者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排入环境中的出气孔,但这些出气孔能够流通的气体量不足以维持使用者的正常呼吸。因此,需要一种面罩弯管组件和具有该面罩弯管组件的面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罩弯管组件,包括弯管,其包括进气段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在两者的端部成角度地连接;通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弯管上,所述通气装置上设置有通气孔;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弯管内部靠近所述通气装置处,所述阀门具有能够使所述弯管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外界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能够封闭所述通气孔的关闭位置,所述阀门构造为当输送气体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且当停止输送气体时所述阀门自动进入所述打开位置。优选地,所述通气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阀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通气装置的下部。优选地,所述通气装置的下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尺寸小于其底部的尺寸,所述阀门的一端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能够进入所述凹槽并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凹槽。优选地,所述通气装置包括通气板,其在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弯管的管壁上,且所述通气板上设置有所述通气孔;气体引导件,其在所述弯管内部连接至所述通气板,所述气体引导件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且所述气体引导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构造为当所述阀门向上翻转第一角度后能够被封闭,所述第一角度为锐角。优选地,所述气体引导件包括顶板以及在所述顶板的两侧对称地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通气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限定所述开口。优选地,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平行于所述出气段的气体输送路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为40-50度。优选地,所述阀门包括弹性阀片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弹性阀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通气装置的下部,当输送气体时所述弹性阀片能够向上弯曲以使所述阀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当停止输送气体时所述弹性阀片自动进入所述打开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面罩,其包括使用者接触装置,所述面罩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面罩弯管组件,所述面罩弯管组件连接至所述使用者接触部,用于在使用时为所述使用者接触装置输送气体。本技术提供的面罩弯管组件能够在气体提供装置停止输送可供呼吸的气体时保证使用者的正常呼吸,避免对使用者使用(尤其是夜间使用)产生影响。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罩弯管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罩弯管组件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面罩弯管组件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的立体图;以及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阀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面罩弯管组件。图I、图2和图3分别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面罩弯管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主视图和截面图。如图1-3所示,面罩弯管组件100主要包括弯管110、通气装置120和阀门130。弯管110包括进气段111和出气段112。其中,进气段111和出气段112在两者的端部成角度地连接而形成弯管,进而方便使用者使用。进气段111的另一个端部的进气口113用于与气体提供装置连接。出气段112的另一个端部的出气口 114用于与面罩的使用者接触装置连接。这样,可供呼吸的气体可以从气体提供装置依次经由进气段111和出气段112输送至使用者接触装置,参照图3中示出的气体传输路径A-B-C。进气段111和出气段112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状等等,且进气段111和出气段112可以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或不同的截面形状。进气段111和出气段112可以由柔性材料或刚性材料制成。弯管110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任意选择,只要能实现其功能即可。通气装置120设置在弯管110上,并且通气装置120上设置有通气孔121。通气孔121能够使弯管110与外界连通。需要说明的是,通气装置120可以设置在弯管110内的任何位置,只要能够与阀门130配合实现下述功能即可。后文将结合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对通气装置120的位置和构造进行详细描述。阀门130设置在弯管110内部靠近通气装置120处,并且阀门130应当具有以下功能一方面,在输送气体时,阀门130能够封闭通气装置120的通气孔121,以形成密封的气流通路,将来自气体提供装置的可供呼吸气体输送给使用者接触装置; 另一方面,在停止输送气体(例如气体提供装置由于故障或其它原因)时,阀门130能够保证出气段112通过通气孔121与外界连通,以将环境中的空气通过通气孔121提供给使用者。考虑到阀门130应当具有上述两方面的功能,本技术提供的阀门130构造为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当阀门130处于打开位置时,出气段112通过通气装置120的通气孔121与外界连通,以便在气体提供装置停止输送可供呼吸的气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通气孔121获得外界空气的补给。当阀门130处于关闭位置时,阀门130能够封闭通气装置120的通气孔121,以保证弯管110的密封性,使可供呼吸的气体完全提供给使用者。此外,使用者一般会在睡眠过程中使用面罩,睡眠过程中如果突然停止输送气体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睡眠,甚至使使用者产生窒息,因此阀门130还构造为当输送气体时阀门130处于关闭位置,且当停止输送气体时阀门130自动进入打开位置。如图I和3所示,作为示例,通气装置120可拆卸地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罩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其包括进气段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在两者的端部成角度地连接;通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弯管上,所述通气装置上设置有通气孔;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弯管内部靠近所述通气装置处,所述阀门具有能够使所述弯管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外界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能够封闭所述通气孔的关闭位置,所述阀门构造为当输送气体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且当停止输送气体时所述阀门自动进入所述打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熠于志钢陈兴文高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