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可移动电动车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国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外出过程中所遇到的电动车无电的尴尬情况时有发生,而电动车笨重的车身在人力驱动的过程中费时费力,人们不得不在电动车无电的情况下推动前行。随着矛盾的升级,小型电动车充电站出现了,投币式电动车充电站也随之诞生,但电动车不能及时补充电力的情况仍然存在,问题是不是每个人出门都会自带充电器,没有合适的充电器便不可对电动车进行充电,而且在郊区或人烟稀少的路段,不可能有方便电动车随时充电的充电站存在,更不可能有随时可供人们使用的市电二十四小时供应。因此这些问题限制了电动车的 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环保,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的移动式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系统。本专利技术米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系统,包括透明顶棚、光伏阵列、总控制器、储能装置、不锈钢框架、6个电动车充电控制器和6个电动车车位,所述透明顶棚安装在不锈钢框架的顶部,光伏阵列安装在不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顶棚(1)、光伏阵列(2)、总控制器(3)、储能装置(4)、不锈钢框架(5)、6个电动车充电控制器(7)和6个电动车车位(8),所述透明顶棚(1)安装在不锈钢框架(5)的顶部,光伏阵列(2)安装在不锈钢框架(5)的前侧面,与水平线呈30°夹角,所述总控制器(3)与所述储能装置(4)安装在不锈钢框架(5)的中间位置,并用箱体密封,所述6个电动车充电控制器(7)安装在光伏阵列(2)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顶棚(I)、光伏阵列(2)、总控制器(3)、储能装置(4)、不锈钢框架(5)、6个电动车充电控制器(7)和6个电动车车位(8),所述透明顶棚(I)安装在不锈钢框架(5)的顶部,光伏阵列(2)安装在不锈钢框架(5)的前侧面,与水平线呈30°夹角,所述总控制器(3)与所述储能装置(4)安装在不锈钢框架(5)的中间位置,并用箱体密封,所述6个电动车充电控制器(7)安装在光伏阵列(2)的背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框架(5)的下方设有滚轮(6)。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移动式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阵列(2)由6块额定电压等于或高于36伏的光伏组件组成,所述的6块光伏组件两两串联然后并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永,贲礼进,浦振托,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