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收纳数据线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包括上盖、与上盖卡合的底盖、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数据线。移动电源还包括滑块、滚珠及弹性件。底盖的底部设有包括第一弯折处、第二弯折处、第三弯折处及第四弯折处的导向槽。滑块的底面设有收容滚珠的滑槽。滑块通过滚珠连接于导向槽。滑块在上盖、底盖的共同限制下沿底盖的宽度方向做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滚珠在滑块移动时沿着导向槽滑动。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底盖,另一端连接于滑块。数据线的一端穿过滑块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移动电源能够收纳数据线,方便用户携带移动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特别涉及一种可收纳数据线的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具备一数据线,用来连接移动电源与外部设备,以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目前移动电源的数据线都是与移动电源的本体分开的,使用时,将数据线插入移动电源本体上的接口。闲置时,将数据线拔出。如此,在携带移动电源时,必须同时携带数据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收纳数据线的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卡合的底盖、电路板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收容于所述移动电源内的插头,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滑块、滚珠及弹性件,所述底盖的底部设有包括第一弯折处、第二弯折处、第三弯折处及第四弯折处的导向槽,所述滑块的底面设有收容所述滚珠的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滚珠连接于所述导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上盖、底盖的共同限制下沿所述底盖的宽度方向做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滚珠在所述滑块移动时沿着所述导向槽滑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盖,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数据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处,在所述插头被拉出所述移动电源时,所述滑块受所述数据线的作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所述第二弯折处,所述弹性件被拉伸,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限制所述滑块继续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在施加在所述数据线上的拉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第三弯折处,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三弯折处时,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将所述滑块锁定,在所述数据线再次被拉动时,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所述第四弯折处,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四弯折处时,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限制所述滑块继续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在施加在所述数据线上的拉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直至所述滚珠回复至所述第一弯折处。本专利技术中的移动电源能够收纳数据线,方便用户携带移动电源。附图说明图I为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电源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I中的移动电源的部分分解视图。图3为图I中的移动电源的分解视图。图4为图I中的移动电源的另一方向的分解视图。图5为图3中的V部分放大图。图6为图3中的底盖的局部俯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移动电源 j loo本体_10_ 电路板 ^0—1女据线插头_32滑块_40_·滚珠 ^ 弹性件 60 上盖Tl^底盖 ^侧盖Ti^ 第一收容_1^ 144 底面_1441 左侧壁1442 右侧壁1444 后侧壁1446 前侧壁1448m 口_1484导向槽 142内侧壁 1422外侧壁1424 第二收容_葡~ 146 弃口_1462 第一定位柱 1464 第一收容1466 第二定位f ^~第二收容124第一端_162第二端164 IPL 162 弹性凸块 1642底面_42_顶面_48_ 左侧壁44 右侧壁 46 凸块442 导引槽 &— 写?I柱丨4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源100包括有本体10。本体10包括上盖12、与上盖12卡合的底盖14。底盖14的侧壁设有可打开及盖合的侧盖16。请参考图2,移动电源100还包括收容于本体10内的电路板20、数据线30及电池模组70。电路板20置于底盖14靠近侧盖16的一端,电池模组70置于底盖14远离侧盖16的一端。数据线30的线体穿过一滑块40且线体的端部连接于电路板20,数据线30的插头32收纳于靠近侧盖16的位置。滑块40通过一弹性件60连接于底盖14。滑块40在上盖12及底盖14的共同限制下沿本体10的宽度方向做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当需取出数据线30时,打开侧盖16,取出数据线30的插头32并拉动,滑块40在数据线30的拉动下克服弹性件60的弹性拉力朝第一方向滑动,直至数据线30的部分线体被拉出本体10,此时移动电源100可以通过数据线30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当需将数据线30收纳于本体10时,弹性件60的弹性拉力拉动滑块40朝第二方向滑动,使数据线30收纳于本体10,然后盖合侧盖16。即当移动电源100无需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时,可将数据线30收纳于本体10内。请参考图3至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底盖14设有收容滑块40及弹性件60的第一收容部144以及收容数据线30的插头32的第二收容部146。电路板20位于第一收容部144及第二收容部146之间。第一收容部144包括底面1441、左侧壁1442、右侧壁1444、后侧壁1446及前侧壁1448。弹性件60的一端连接于后侧壁1446,另一端连接于滑块40的一端。前侧壁1448自顶端向下设有凹口 1484。数据线30的线体通过凹口 1484穿过前侧壁1448置于第一收容部144内,使得数据线30的线体穿过滑块40连接于电路 板20。底面1441设置有导向槽142。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槽142包括第一弯折处1422、第二弯折处1424、第三弯折处1426及第四弯折处1428。第二弯折处1424、第三弯折处1426及第四弯折处1428共同形成一心型槽部。滑块40包括左侧壁44、右侧壁46、底面42及顶面48。滑块40的左侧壁44、右侧壁46上分别凸设有凸块442。滑块40置于第一收容部144内时,左侧壁44、右侧壁46上的凸块442分别与第一收容部144的左侧壁1442、右侧壁1444接触,以使滑块40沿着第一收容部144的左侧壁1442、右侧壁1444做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运动。滑块40的底面42设置有收容一滚珠50的滑槽422。滑块40通过滚珠50连接于导向槽142。滑槽422大致与滑块40的左侧壁44、右侧壁46垂直。滑槽422包括形成于滑块40的左侧壁44、右侧壁46的开口 4222及形成于滑块40的底面42的两个边缘4224。开口 4222的直径等于滚珠50的直径,两个边缘4224的距离小于滚珠50的直径,滑槽422的深度小于滚珠50的直径。如此,滚珠50在滑块40置于第一收容部144内时,能一部分收容于滑槽422,一部分收容于导向槽142。滑块40还设有贯穿左侧壁44、右侧壁46的导引槽49以及连接底面42与顶面48并且置于导引槽49内的导引柱492。数据线30的线体绕过导引柱492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使得拉动数据线30时,滑块40能在数据线30的拉动下朝第一方向滑动,以及滑块40在被弹性件60拉动朝第二方向滑动时,数据线30能在滑块40的带动下收纳于底盖14。在本实施方式中,初始时,弹性件60的拉力使滑块40位于初始位置,此时滚珠50位于第一弯折处1422。此时,数据线30收纳于底盖14内。需要利用移动电源100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时,打开侧盖16,将数据线30的插头32拉出底盖14。在拉动数据线30的过程中,滑块40受到数据线30的作用沿着第一方向运动,滚珠50在滑块40的带动下沿着导向槽142滑动,弹性件60在滑块40运动时被拉伸。在滚珠50滑动到第二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纳数据线的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卡合的底盖、电路板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收容于所述移动电源内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滑块、滚珠及弹性件,所述底盖的底部设有包括第一弯折处、第二弯折处、第三弯折处及第四弯折处的导向槽,所述滑块的底面设有收容所述滚珠的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滚珠连接于所述导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上盖、底盖的共同限制下沿所述底盖的宽度方向做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滚珠在所述滑块移动时沿着所述导向槽滑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盖,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数据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处,在所述插头被拉出所述移动电源时,所述滑块受所述数据线的作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所述第二弯折处,所述弹性件被拉伸,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限制所述滑块继续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在施加在所述数据线上的拉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第三弯折处,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三弯折处时,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将所述滑块锁定,在所述数据线再次被拉动时,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所述第四弯折处,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四弯折处时,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限制所述滑块继续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在施加在所述数据线上的拉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直至所述滚珠回复至所述第一弯折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纳数据线的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卡合的底盖、电路板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收容于所述移动电源内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滑块、滚珠及弹性件,所述底盖的底部设有包括第一弯折处、第二弯折处、第三弯折处及第四弯折处的导向槽,所述滑块的底面设有收容所述滚珠的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滚珠连接于所述导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上盖、底盖的共同限制下沿所述底盖的宽度方向做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滚珠在所述滑块移动时沿着所述导向槽滑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盖,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数据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处,在所述插头被拉出所述移动电源时,所述滑块受所述数据线的作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所述第二弯折处,所述弹性件被拉伸,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限制所述滑块继续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在施加在所述数据线上的拉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第三弯折处,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三弯折处时,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将所述滑块锁定,在所述数据线再次被拉动时,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直至所述滚珠滑动到所述第四弯折处,在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第四弯折处时, 所述滚珠与所述导向槽共同作用限制所述滑块继续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在施加在所述数据线上的拉力消失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滑块朝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直至所述滚珠回 复至所述第一弯折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满中,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