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284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插座,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绝缘基体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外端口处设有接地的插孔静电放电件;多个信号端子,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设在所述插孔内;和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在所述插孔内。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耳机插座,通过在插孔处设置插孔静电放电件,使得耳机插座具有电气连接的功能外,还具有静电防护功能,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耳机插头上带有的静电进入相应的电子产品内而造成对电子产品的伤害,且减少了音频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耳机插座
技术介绍
耳机插座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手机、MP3、Walkman、收音机等等。耳机插座用于连接耳机与电子产品的音频电路的接口,因此很容易成为静电进入整机的关口。在许多电子产品中还有其他无线电系统,如手机中有蜂窝无线电系统,这些无线电系统会在耳机线上通过感应或传导的方式加载高频电流,这些高频电流进入电子产品的音频系统后经半导体或非线性部件的解调会产生音频噪声,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的音频性能。在传统耳机的插孔内通常设有接地端子,但该接地端子面积非常小并且位于插孔内部。在将插头插入插孔内且插头与接地端子接触之前,插头上带有的静电可能通过耳机 线进入电路板内,尤其是耳机断线或插入插头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仍然可能通过导线进入电路板内部,因此插孔内的接地端子无法有效地避免上述静电对电子元件和芯片产生的损坏。此外,为了保护整机免受ESD (静电放电)的破坏,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在电子产品整机内的电路板上增加ESD防护器件。耳机插座作为电子产品静电进入整机的端口,静电有三种方式进入系统(I)由手或其他物体接触产生的接触或尖端放电;(2)由耳机插头插入而产生的ESD ; (3)耳机线意外损坏后ESD电流从麦克和左、右声道导线进入电子产品中。耳机插座也是高频电流进入音频电路的端口,在耳机插座中滤除高频电流则可省去耳机插座与音频电路之间的滤波元件。为了减少首频噪声,传统上是在电子广品的首频电路与耳机插座之间串联具有频率选择特性的滤波元件。例如,对于手机而言,ESD防护是通过与耳机插座上的左、右声道、麦克和检测端子上与接地点并联的ESD防护器件实现的。而EMI防护是通过在左、右声道,麦克线上串联滤波元件实现的。在电路中ESD和EMI的防护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并联的ESD防护元件没有EMI的滤波功能。串联的滤波元件主要是为防EMI所设置的。在电路板上添加ESD和/或EMI防护元件会产生以下问题首先,增加的ESD/EMI元件会增加成本,增加的成本包括元件本身,元件的采购、物流和焊接成本;其次,增加的ESD/EMI元件会占用电路板宝贵的布板空间,在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要求下,电路板的布板面积尤为珍贵,这在智能手机的设计中十分明显;第三,增加的ESD元件往往会离耳机插座有一段距离,这会使ESD电流在电子产品中产生电流回路,降低了 ESD的防护能力;第四,增加的ESD防护元件,在电路板上由于放置位置的原因会形成较大的电感,则大大降低ESD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耳机插座,该耳机插座在插头插入过程中或耳机线断线情况下可以避免静电进入到电路板上,防止静电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和芯片的损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绝缘基体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外端口处设有接地的插孔静电放电件;多个信号端子,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设在所述插孔内;和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在所述插孔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耳机插座,通过在插孔处设置插孔静电放电件,使得耳机插座具有电气连接的功能外,还具有静电防护功能,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耳机插头上带有的静电进入相应的电子产品内而造成对电子产品的伤害,且减少了音频噪声。可选地,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设在所述插孔的外端面上。从而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静电防护功能好。可选地,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设在所述插孔的周壁上且邻近所述外端口。由此结 构简单易于制造且静电防护功能好。可选地,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为固定在所述绝缘基体上的插孔接地金属环或形成在所述绝缘基体上的插孔接地金属层。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的外侧面与所述插孔的外端面平齐或相距预定间隔。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或插孔接地金属环沿所述插孔的周向闭合或延伸超过所述插孔周长的50%。由此保证了最大程度地防止耳机插头上的静电进入到电子产品中且造成音质损坏。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或插孔接地金属环的内周面上设有凸起。由此,有利地,在插入耳机插头时耳机插头便于与凸起接触,从而提高耳机插头通过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或插孔接地金属环接地的可靠性。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通过将所述插孔的周壁面金属化形成,或由在所述插孔的周壁面上通过涂覆工艺或电镀形成的金属层形成。因此,制造简单且成本低。所述耳机插座还包括静电放电机构,所述静电放电机构设在所述绝缘基体上且连接在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由此,静电可以从信号端子通过静电放电机构到达接地端子,而不会沿着与信号端子相连的信号线到达电路板而对该电子产品造成伤害,从而达到了静电防护的目的。另夕卜,相较于传统的耳机插座,省略了电路设计上的单独的静电防护元件(即ESD防护元件),降低了成本,且节省了这些元件在电路板上占用的面积,结构简单。进而,与在电路板上设置静电防护元件相比,由于静电在耳机插座上被释放到地,静电不会进入使用耳机插座的电子产品的电路板内,即更早地将静电释放到地,进一步提高了静电防护效果,减小了静电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损坏。所述绝缘基体上设有与所述信号端子相连的信号金属层和与所述接地端子相连的接地金属层,所述静电放电机构连接在所述信号金属层与所述接地金属层之间。所述静电放电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放电件,所述第一放电件与所述第二放电件相对且间隔开预定间隙,所述第一放电件与所述信号金属层相连且所述第二放电件与所述接地金属层相连。所述静电放电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放电件与所述第二放电件之间的预定材料件,所述预定材料件在被施加预定电压时被击穿。所述预定材料件为聚酯体件或半导体件。所述聚酯体件由聚酯体元件或涂覆在所述绝缘座体上的聚酯体层构成,所述半导体件由半导体元件或涂覆在所述绝缘座体上的半导体材料层构成,所述聚酯体层或半导体材料层覆盖所述第一放电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放电件的一部分以及所述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放电件均由形成在所述绝缘基体的放电金属层形成,形成所述第一放电件的放电金属层与所述信号金属层一体形成,且形成所述第二放电件的放电金属层与所述接地金属层一体形成。由此,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所述信号金属层和接地金属层分别由设在所述绝缘基体上的金属片形成、或通过将所述绝缘基体的表面金属化形成、或由在所述绝缘基体的表面上通过涂覆工艺或电镀工艺形成的金属层形成。 所述信号金属层与所述信号端子直接相连或通过电容相连,且所述接地金属层与所述接地端子直接相连或通过电容相连。所述接地金属层为一个,所述信号金属层和所述静电放电机构均为多个,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与所述多个信号金属层一一对应地相连,且所述多个静电结构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多个信号金属层与所述接地金属层之间。所述绝缘基体由塑料注塑形成,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所述信号金属层和所述接地金属层为铜层。所述信号金属层和所述接地金属层在所述绝缘基体上彼此并行地以曲线方式延伸且间隔开预定距离以便所述第一放电件由所述信号金属层构成且所述第二放电件由所述接地金属层构成。所述信号金属层和所述接地金属层中的每一个均为条带状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凸出部。所述静电放电机构为尖端放电机构或圆弧放电机构。由此,当静电通过信号端子时时,由于相对的尖端或圆弧更容易形成放电路径,静电电流就会通过这些放电路径到达接地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绝缘基体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外端口处设有接地的插孔静电放电件;多个信号端子,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设在所述插孔内;和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在所述插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基体,所述绝缘基体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外端口处设有接地的插孔静电放电件; 多个信号端子,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设在所述插孔内;和 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在所述插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设在所述插孔的外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设在所述插孔的周壁上且邻近所述外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为固定在所述绝缘基体上的插孔接地金属环或形成在所述绝缘基体上的插孔接地金属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静电放电件的外侧面与所述插孔的外端面平齐或相距预定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或插孔接地金属环沿所述插孔的周向闭合或延伸超过所述插孔周长的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或插孔接地金属环的内周面上设有凸起。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接地金属层通过将所述插孔的周壁面金属化形成,或由在所述插孔的周壁面上通过涂覆工艺或电镀形成的金属层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电放电机构,所述静电放电机构设在所述绝缘基体上且连接在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体上设有与所述信号端子相连的信号金属层和与所述接地端子相连的接地金属层,所述静电放电机构连接在所述信号金属层与所述接地金属层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放电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放电件,所述第一放电件与所述第二放电件相对且间隔开预定间隙,所述第一放电件与所述信号金属层相连且所述第二放电件与所述接地金属层相连。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放电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放电件与所述第二放电件之间的预定材料件,所述预定材料件在被施加预定电压时被击穿。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材料件为聚酯体件或半导体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体件由聚酯体元件或涂覆在所述绝缘座体上的聚酯体层构成,所述半导体件由半导体元件或涂覆在所述绝缘座体上的半导体材料层构成,所述聚酯体层或半导体材料层覆盖所述第一放电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放电件的一部分以及所述间隙。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放电件均由形成在所述绝缘基体的放电金属层形成,形成所述第一放电件的放电金属层与所述信号金属层一体形成,且形成所述第二放电件的放电金属层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一宏范俊谢乔治姚博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