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2011年7月29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USSN 61/512,950号的优先权。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线缆组件中的压接件。
技术介绍
电触件通常通过使用压接件来形成压接连接件而附连于线缆。在采用使用屏蔽线缆4的压接连接件I的一个此种车辆电气应用中,希望将编织线屏蔽件压接于箍圈,使得由编织线屏蔽件吸收的电磁能量能够安全地电气释放。用于此种目的的一个通用压接件是六边形压接件2。然而,采用此种类型的压接件,则在压力机的工具聚集在一起来产生压接连接件的位置处,箍圈和编织线屏蔽件会沿着接缝挤压,从而在压接连接件中产生小的向外 突部3。这些小的突部3会不理想地用作天线,以从压接连接件I中传播出射频(RF)能量和/或将来自线缆上所携带的电信号的射频能量接收到压接连接件I中。如果这些突部天线3将RF能量传播到车辆环境中,则这会不利地影响车辆中其它电气部件的操作性能。与此相反,如果突部天线3不理想地接收RF能量,这会对使用箍圈的线缆上所携带的电信号传递具有不利的影响。线缆上所携带的不可靠电信号传递还会致使与线缆电连接的电气部件产生不期望的或故障操作。此外,仍需要改进将电触件附连于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接连接件,包括:接触元件;以及线缆,所述线缆沿着纵向轴线设置并且构造成轴向地接纳所述接触元件,其中当所述接触元件接纳所述线缆时,形成所述压接连接件,所述压接连接件使所述线缆与所述接触元件附连,使得所述压接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在其中变形形成的压痕结构,其中所述压痕结构包含成对隆起部,且所述成对隆起部由它们之间的凹槽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9 US 61/512,950;2012.03.23 US 13/428,4351.一种压接连接件,包括 接触元件;以及 线缆,所述线缆沿着纵向轴线设置并且构造成轴向地接纳所述接触元件, 其中当所述接触元件接纳所述线缆时,形成所述压接连接件,所述压接连接件使所述线缆与所述接触元件附连,使得所述压接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在其中变形形成的压痕结构,其中所述压痕结构包含成对隆起部,且所述成对隆起部由它们之间的凹槽隔开。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朝向所述轴线的向内方向设置,而所述成对隆起部分别沿远离所述轴线且与所述向内方向相对的向外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相应成对隆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弧形,且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弧形。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件包括基部和至少一个芯翼部,当形成所述压接连接件时,所述至少一个芯翼部围绕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且所述成对隆起和所述凹槽分别形成在所述基部中来与所述线缆的引线配合。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连接件与线缆组件相关联,且所述线缆组件设置在机动车辆中。6.一种线缆组件,包括 线缆,所述线缆沿着纵向轴线设置并且包括 至少一个导电内芯,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围绕所述内芯, 外部导电线层,所述外部导电线层围绕所述第一绝缘层, 多个箍圈,所述多个箍圈接纳在所述线缆的端部处并且装配在所述线缆附近,从而使得至少所述外部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多个箍圈和所述线缆之间; 其中当所述多个箍圈和所述线缆压接在一起时,形成压接连接件,使得所述多个箍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压痕结构,所述压痕结构包含成对面向外的隆起部,且所述隆起部由它们之间的向内凹槽隔开。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箍圈包括 外部导电箍圈,所述外部导电箍圈构造成轴向地接纳所述线缆的端部,从而置于所述内部箍圈的至少一部分之上,使得编织线层围绕地且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外部导电箍圈和所述内部箍圈之间,以及 至少一个隆起部,所述至少一个隆起部沿远离所述轴线的垂直方向延伸。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连接件的所述相应形状包括至少一对隆起部和至少一个凹槽以及多个平坦侧部。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隆起部沿着所述轴线设置并且沿远离所述轴线的垂直向外方向延伸,且所述至少一对隆起部包括两对隆起部和两个凹槽,其中一对隆起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B·波马,W·J·帕姆,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