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涉及一种天线振子,具体的说是一种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
技术介绍
振子又称辐射单元,是基站天线中的核心部分。线极化天线中大多使用半波对称阵子,其原理是利用传输线理论中双线传输的变形,将双线的夹角打开至180度,臂长与使用频段中心频点的半波长相当,故称半波振子。现有双极化天线多采用正交振子,结构多采用钣金折弯直立形式。由于双极化天线的需要,现有钣金折弯直立正交形式的半波振子两极化间隔离度较差,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直立交叉的两组对称阵子在结构设计上太简单,互耦大;二是由·于钣金折弯型振子在强度上无法满足振动试验的要求,造成了结构上的不稳定,降低了极化纯度。交叉极化比性能也随之变得不稳定。此外,正交直立振子高度受频率限制,一般在四分之一波长左右,所以在低频时,振子容易做的很高很大,严重制约着天线小型化的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制造简单,结构稳定,且辐射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包括4组补偿式半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包括4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1),所述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1)为T形结构,其具有振子臂以及与所述振子臂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1)通过其振子臂底部连接至一个对接平台(10)组成一个整体的一体化双极化折合振子,所述各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1)的水平部通过隔离连接块(9)连接并形成一个矩形的四边,所述矩形的四边中每组对边位置上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组成一个极化方向的辐射单元组合;所述振子臂由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组成,所述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水平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对接平台(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包括4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I ),所述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I)为T形结构,其具有振子臂以及与所述振子臂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I)通过其振子臂底部连接至一个对接平台(10)组成一个整体的一体化双极化折合振子,所述各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I)的水平部通过隔离连接块(9)连接并形成一个矩形的四边,所述矩形的四边中每组对边位置上的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组成一个极化方向的辐射单元组合; 所述振子臂由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组成,所述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水平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对接平台(10),所述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之间的缝隙内设有馈电导体(7),所述馈电导体(7)为条形结构,其上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下端为自由端并延伸至所述对接平台(10),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馈电方式为由馈电导体及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构成的共面波导馈电方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式半波折合振子的水平部的左端、右端和中间都设有补偿调节块,所述补偿调节块的结构形状为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梯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体。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频一体化双极化折合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振子臂(2)和右振子臂(3)之间的缝隙内嵌有非金属介质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谷宝生,张永军,钱鑫,李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